切换到宽版
  • 28阅读
  • 0回复

你越催,他越磨蹭!别让拖延症,毁掉你的孩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周丹丹
 

“你能不能快一点!”估计很多父母都对孩子说过这句话吧?
  尤其是刚进入学校的幼龄小朋友,父母从早上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就在不停的催促孩子快一点。
  起床洗漱,穿衣吃饭,你越催他越慢。
  每个动作就像是被按了0.5倍速慢动作播放键,父母看得是咬牙切齿,可娃娃呢,云淡风轻。
  孩子上学迟到,自己跟着上班迟到。一个人的磨蹭,害得一家人受累。
  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高效率,父母不得不催。
  但是忽略了孩子磨蹭的原因,一味的催促也让孩子心生反感。
  没有对症下药的教育,往往适得其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1
孩子的慢成长,你了解吗?
  首先父母有没有想过,你眼中的慢,或许已经是孩子能力范围中的最快了呢?所谓的磨蹭,可能是孩子对一件事的专注与探索呢?
  有很多研究表明,同龄儿童发育期间,生理原因也会造成行动效率的差异。在人的大脑功能分区中,与计划、控制、注意力和执行有关的脑区,是大脑前额叶皮层功能区。
  如果这一功能区受损或者不活跃,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就会稍显逊色。
  这只是孩子的“慢成长”而已。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7岁之前,会经历动作发展期,同时因为缺乏一些生活技能,所以导致做事比较慢。
  前不久,就有一则“幼儿园吃饭慢要去厕所吃”的新闻上了热搜,引起网友们的激烈讨论。
  家长小李因为女儿嗓子疼,先前以为是感冒,但治疗之后却迟迟不见好转。去了县医院之后,医生称可能是孩子吃饭太快,嗓子属于烫伤。
  询问女儿后才知,在学校吃饭慢的同学都会被叫到厕所去吃,自己被叫过几次之后,每次吃饭都会迅速吃完,即使烫到嗓子疼也不想去厕所吃。
  随后小李从其他家长那得知,有些孩子一天三顿都会去厕所吃!有心理专家称,这种行为可能让幼儿以后对吃饭和如厕两件事产生恐惧和排斥心理。
  其实也有很多父母会在发现光催没用时采取惩罚式行动,轻视了惩罚不当带来的副作用。
  慢慢地感受与探索,是孩子成长节奏,父母又何必焦虑不安呢?不要总是用成人的效率来要求孩子,这是很难达到的。
  父母不如调整一下自己焦虑的心态,就像作家龙应台在 《孩子,你慢慢来》中写的那样
  “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
  让他从从容容的把这个蝴蝶结扎好,
  用它五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学着慢慢来,孩子给你的惊喜也许就藏在下一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引领右脑潜能开发连锁机构总部(中国•郑州)
中国右脑开发网www.yinlingyounao.com
中国全脑开发网www.chinaquannao.com
统一电话:400-0371-282
企业 Q Q:400-0371-282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