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阅读
  • 0回复

儿童动作发展的核心规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王微微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45
关键词: 引领右脑右脑


引领右脑vivi老师




儿童动作发展并非随机,而是遵循一系列科学规律。理解这些规律是进行有效训练的基础。
  1. 首尾规律(由上至下)
    动作发展从头部开始,逐渐向下肢延伸。例如:先会抬头 → 然后翻身、坐 → 最后站立、行走。
  2. 近远规律(由躯干到四肢)
    身体中央部位(头、躯干)的动作先发展,远离躯干的四肢动作后发展,精细动作最后发展。例如:先会挥动整个手臂 → 然后用手掌抓 → 最后用指尖捏。
  3. 粗细规律(由大到小)
    粗大动作(Gross Motor) 先于 精细动作(Fine Motor) 发展。
  4. 粗大动作:涉及大肌肉群的活动(如:坐、爬、走、跑、跳)。
  5. 精细动作:涉及手眼协调和小肌肉群的活动(如:抓、捏、穿、写、画)。
  6. 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动作从本能的、无意识的反射(如抓握反射),逐渐发展为有目的、受意识控制的复杂行为。
  7. 从泛化到分化
    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不精确的(如看到玩具时全身兴奋),逐渐分化为局部的、精确的、专门化的动作(如仅用手去准确抓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