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阅读
  • 0回复

倾听幼儿:教育的起点与终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王静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19


倾听幼儿:教育的起点与终点

“老师,蜗牛没有脚怎么走路呀?”“妈妈,为什么月亮会跟着我跑?”幼儿的世界里,充满了成人习以为常却又亟待解答的问题。这些稚嫩的提问背后,是他们对世界的好奇与思考。学会倾听幼儿,不仅是教育的技巧,更是教育者应有的姿态——因为教育的本质,是理解生命成长的节奏。

倾听是理解幼儿需求的钥匙。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们的情绪与需求常常藏在行为里:一个突然的哭闹可能是因为安全感缺失,反复摆弄同一玩具或许是在探索规律,拒绝分享可能源于对“所有权”的懵懂认知。有经验的教师会蹲下来,用平视的目光观察孩子的动作、表情,甚至通过他们的绘画、搭建作品解读内心。比如,当孩子画了一个“没有窗户的房子”,或许是在表达对陌生环境的不安,这时的安抚比批评更有意义。

倾听能保护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当孩子兴奋地展示自己的“歪歪扭扭”的画作时,与其急于纠正“太阳不能是蓝色的”,不如问一句“你画的蓝色太阳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吗?”。这种回应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从而敢于继续表达与尝试。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说:“儿童是成人之父”,正是因为幼儿不受固有思维束缚,他们的视角往往能打破成人的认知局限。倾听他们的想法,也是教育者向孩子学习的过程。

倾听需要教育者放下“权威”心态。很多时候,成人习惯用“你应该”“不可以”来回应孩子,却忽略了他们的感受。真正的倾听,是暂时搁置预设的答案,给孩子表达的空间。比如,当孩子争论“云朵是棉花做的还是面粉做的”时,与其直接给出科学解释,不如带着他们去观察云的变化,让他们在体验中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基于倾听的引导,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思考是有价值的。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独立思考的人。而独立思考的子,正是在被倾听、被尊重的环境中生根发芽的。当我们学会认真对待幼儿的每一个提问、每一个想法时,我们其实在告诉他们:你的声音,值得被世界听见。


教育在路上,我们从未停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引领右脑托育https://www.yinlingyoun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