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20阅读
  • 0回复

儿童行走所需要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周园园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5
1、下肢对身体的支撑
孩子在行走前,双下肢能够很好的负重是主要条件,同时双下肢不仅要有负重的能力,还要具备站立的姿势,而站立的姿势一定要髋关节充分伸展。另外,需要肩关节、膝关节以及外踝关节的稍前方在一条中立线上,才能确保孩子的下肢对身体的支撑能力。
2、推动身体前驱动力
对于推动身体前驱动力,我们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髋关节能够将足(脚)拉离地面的能力、膝关节充分伸展的能力、在脚离地时孩子趾曲肌主动收缩的能力以及在足跟着地时髋关节伸展的能力,在保证以上能力的前提下才推动身体往前移动。

3、产生基本运动节律
正常的步态以离心的、等长运动形式为主。通过改变环境情况,促使孩子行走的节律发生变化,在发生变化的时候,孩子下肢的力量、躯体平衡的掌握、协调控制都会进行一个整体的协调,这样就可以促使孩子节律的生成与优化。

4、身体移动时的动态平衡控制
孩子在移动身体的时候,是通过双下肢之间与躯干之间相关联阶段的一个姿势的调整。双下肢之间是前后左右移动时对于平衡的控制,还有就是孩子单腿单侧支撑时平衡的控制以及在孩子躯干旋转时的平衡控制。

5、灵活性
在环境改变后一定要进行躯体与下肢的一个调整和适应,如:前面有一个障碍物,孩子在绕过或迈过障碍物的时候不仅需要肌肉之间有高度的协同作用,还要有视觉、前庭觉、运动觉的输入。在不同环境下行走对于视觉的输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孩子判断、避免身体失衡。
教育的路上,我们从未停止!
加盟热线:400-0371-282  15803856648(魏老师)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全脑开发论坛



http://www.yinlingyounao.com/bbs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