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79阅读
  • 0回复

别让功利心污染孩子纯洁的心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刘明明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7-31
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给孩子定下一些培养目标,并且有意识地依据这些目标来培养、教育孩子。实际上,父母之所以如此重视孩子的培养,多半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竞争力。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明显附上了功利的性质。


以艺术学习为例,很多父母让孩子从小学乐器、学唱歌,并不单纯是为了让孩子接受艺术熏陶,让孩子修身养性、保持身心健康,而是为了让孩子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甚至是为了让孩子出名,换句话说,艺术教育带上了严重的功利化色彩。例如,很多父母宁愿让孩子去参加带有商业性质的艺术比赛,也不愿意他们去参加一些艺术水平很高的研讨会,原因是研讨会没有奖拿,而竞赛获奖对于孩子将来的升学会有一定的帮助。
另外,对于父母或孩子来说,能够获得艺术竞赛的奖项,也是炫耀的资本。这其实已经违背了艺术教育的初衷。对此,著名钢琴演奏家托萨曾告诫父母们:“如果有一个满怀功利心的父母站在身后,即使孩子是天赋神童,也难成大师。因为父母把艺术作为追求成功的手段,这种功利心会污染孩子纯洁的心灵,中断孩子对艺术的攀登。”
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父母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能功利心过重,否则不但难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而且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早早地沾染上功利色彩,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在这一点上,父母应该向居里夫人好好学一学育儿经。
1.不说刺激孩子的话
随着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父母在孩子的培养和教育上带有功利心是在所难免的。虽然很多父母都知道功利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但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的支配下,还是会有意无意地说一些功利性语言刺激孩子。
例如“我可是为你好”,是中国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把所有为孩子做的事、说的话,都冠上“为你好”的招牌。如果孩子不听话,违背父母的意志,就会背上“不识好歹、大逆不道”的罪名。
再例如“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这样的话看似是父母在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是为了让孩子提高和进步,实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引起孩子的逆反和抵触心理。
还有的父母为了督促孩子努力,经常会对孩子说“爸妈将来可都指望你了”之类的“激励语”,这种将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孩子身上的说法,无论是强制灌输还是潜移默化,都会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
如果你也经常对孩子说上述这些带有功利色彩的话,那么请尽快改正吧,以免这些功利语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2.用一颗纯净的心去对待孩子
功利教育是非常可怕的,父母带着功利的心态去教育和培养孩子,不仅会严重限制孩子的成长空间,导致孩子的三观扭曲、心灵压抑,父母自己也会被搞得身心疲惫。因此,父母应该抛开功利心,用一颗纯净的心去对待孩子的培养和教育问题,用心散射出一种爱的力量给孩子,这才是在孩子的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3.“情商发育”远比成功更重要
一位心理专家说:“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这位心理专家还分享了自己年少时的一段亲身经历:妈妈带着他去参加一位钢琴大师与孩子的交流活动,钢琴大师提问题,请孩子们举手回答,可能是长得太矮小的原因,他举手举了很久也没得到提问的机会,妈妈对此非常生气,骂他不争气,怪他为什么不把手举高一点……
作为父母,对孩子进行成功教育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应该把“成功”当成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在迈向成功过程中的良好品质,如遇事冷静、不急不躁、胜不骄败不馁等。这些品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