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00阅读
  • 0回复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能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朱珂欣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7-27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心理发展源于动作,动作产生认识。”也可以说,宝宝是通过腿和手这两个器官的动作来认识世界的。家长支持他们的行动,他们获得的认识才越多,心理发展才越迅速。




  1.珍惜幼儿自我独立性意向

心理学家指出:当幼儿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某种满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时,幼儿就表现出得意、高兴,甚至出现“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否则就出现否定的情感和态度。
1~3岁的宝宝,尽管独立意识已经萌发,但由于各项能力的发展并不能完全达到他自己想达到的水平,所以还需要成人的帮助和指导。吃饭的时候,宝宝不好好吃,对餐桌上的碗筷很感兴趣,妈妈不要命令宝宝“赶快吃”,更不要吓唬孩子“不吃就给别人吃了”,要耐心地跟宝宝说:“先吃饭,吃饱了玩起来更开心!”然后根据宝宝的水平决定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宝宝可能在开始独立进餐时并不知道怎样拿勺,怎样往嘴里放,父母可以将吃饭的动作分解,一步一步地教给宝宝。妈妈最好一边做动作,一边解释,这样有助于宝宝掌握。
上楼梯的时候,宝宝不让抱,想自己走,父母不要嫌弃宝宝走得慢,就让他自己走好了!更不要走到高处呵斥孩子“快点”!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主张,在针对宝宝的教育活动中,动作一定要慢,要分解,也许一般人看起来有些夸张,但对宝宝是非常必要的。
妈妈尊重宝宝刚刚萌芽的自主意识,给予他们独自做事的空间,宝宝的自主性才会生根发芽,才能逐渐成为自信、自立、勇敢、向往自由的快乐宝贝。


  2.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蒙台梭利说:“不必要的帮助就是对儿童的压抑。”压抑了宝宝的天性,宝宝就会变得畏首畏尾、懦弱、不自信。妈妈缩回自己伸出去的手,等待一会儿,你就会有奇迹般的发现。那就是,小家伙有办法着呢!而那些早早做出了保护性行为的妈妈,其实是在轻视孩子的能力。
心理治疗专家希高说:“家长和教育者对孩子的看法至关重要。要做出坚定的保护者的姿态,因为这会使孩子得到安慰。对孩子肯定的、和善的目光是十分重要的。这个年龄的孩子,当感到被轻视、被人嘲笑或者被人羞辱时,会深深地感到自卑。”但是,这里说的保护不是替孩子做事,而是精神上的信任、鼓励、支持。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学学伟人妈妈的做法。
一个1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了。小男孩却挣脱开妈妈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妈妈也没有抱他上去的意思。当爬上两个台阶时,他感到台阶很高,就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并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小男孩又抬头向上瞅了瞅,他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还是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一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脏乎乎的,但他最终爬上去了。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他通红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这个小男孩长大后成了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这个小男孩就是林肯,年轻的妈妈是他的母亲南希·汉克斯。
做妈妈的,放下帮助孩子的手,就是给了孩子一次成长的机会。克制住自己的“爱心”,做一个真正帮助孩子成长的好妈妈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