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75阅读
  • 0回复

父母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爱国教育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刘明明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7-12
在对孩子的德育教育中,爱国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让孩子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情感,是孩子树立崇高理想的基础。因此,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启蒙教育,是每一位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


心理专家指出,3~6岁是孩子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也是培养孩子良好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但是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来说,爱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再加上受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德育教育普遍缺失的影响,爱国主义教育常常流于形式,内容空洞且不切实际,教育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新时代的父母都应该关心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那么,父母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爱国教育呢?
1.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往往更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而对孩子的德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却常常忽略。尤其是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高,父母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能否考上一个好学校上,爱国主义教育几乎被完全忽视了。另外,还有一些父母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种思想也造成了父母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忽视。
2.注意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有一些父母具有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识,但是由于教育内容和形式选择不当,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例如,有的父母用“岳母刺字”的典故来教育和培养孩子“精忠报国”的情怀,结果由于孩子思想比较单纯,只顾不断追问在背上刺字的感受,而没有去体会其中的爱国寓意。这样的教育其实只是流于形式,根本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也无法使孩子体会到爱国的真谛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因而很难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
3.利用现实中发生的大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父母还可以利用时事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父母可以通过新闻联播和时事访谈节目让孩子知道国家目前发生了哪些大事以及权威人士对这些事件的分析和看法,这有助于孩子在第一时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对事件进行深入了解的过程中,孩子不仅可以吸收到更多的信息,例如相关的历史背景、事件的原因等,而且能在各种正向信息和负向信息的碰撞中认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最终坚定爱国的信念。
4.强化日常生活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国意识,父母要有意识地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日常的生活中。例如,父母可以利用孩子喜欢看电视的特点,有选择地让孩子看一些具有爱国主义内涵的电视节目,如《走遍中国》《探索·发现》等,这不仅能丰富孩子的历史、地理知识,而且能激发孩子的民族自豪感。父母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参观祖国的宏伟建筑、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等,让孩子真切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增加孩子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从而使其自觉树立起爱国意识。
5.对孩子进行“红色教育”
父母还可以利用儿童节、国庆节等节日带孩子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让孩子感受其庄严肃穆的氛围,并趁机告诉孩子,国旗、国徽、国歌都是祖国的象征,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予以尊敬,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其尊严。此外,如果条件允许,父母还可以带孩子走一走“红色之旅”,让孩子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励孩子树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6.鼓励孩子开展爱国行动
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了引导孩子树立爱国主义情感,父母不但要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的理论教育,还要鼓励孩子把爱国情感积极付诸行动。例如,当国家遭遇危难时,父母应以身作则,积极捐钱、捐物、出力,并鼓励孩子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并让孩子知道这是热爱祖国的最有力体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