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学习这段时间,发现个问题,学霸和普娃的差距其实没那么复杂,说来说去就两个字:习惯。
就如王尔德所说“起先是我们养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了我们”,什么样的习惯造就什么样的娃,好习惯造就自推娃,坏习惯造就“放飞自我”的娃。 有读者留言: 我们也知道养成好习惯很重要,关键是怎么养成好习惯,急需方法! 这个留言还是成功激活了我的记忆,让我回想起女儿小时候,我经常会用到的一个习惯养成策略,它看似简单却十分有效,分享给你。从一个五岁男孩说起吧。
男孩涵涵比较好动,不喜欢看书。就快升入幼小衔接班了,还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涵妈有点焦虑,担心涵涵到小学,会因为阅读量太少拖后腿。 为了改变现状,涵妈真的很用心,她每天都坚持带孩子到绘本馆看书,还制定了一个看起来很不错的目标:一周读完十本绘本。 平均下来,每晚也就两本左右,不算多。 结果却不如人意,涵涵就算来了绘本馆,也坐不住,更甭提安静看书。 涵妈很受挫,甚至怀疑涵涵是不是有问题,专注力差,多动症什么的。 我劝她别急着贴标签,来尝试一个小小的策略。 策略很简单,就是把之前的目标改成:每天在绘本馆呆五分钟。 涵涵听到这个目标,眼睛都发亮:“真的只要在绘本馆坐五分钟,就可以玩吗?” 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开心地认可了这个目标。 第二天,涵涵破天荒没有被妈妈硬拽过来,而是自个主动要求来。 之后,他找了个小凳子坐下,开始看书。 五分钟到了,我提醒他,他还很惊讶:“这么快就到了啊?” 第三天,五分钟到了,涵涵提出要再看会书。 又过了五分钟,我说:“涵涵你知道吗,你今天好厉害,足足看了十分钟书,超额完成目标!阿姨奖励你小星星。” 然后,我给了他一张星星贴纸,涵涵高兴得不行。 …… 就这样,这孩子每天都能来绘本馆坐一小会了,有时五分钟,有时十分钟,最长的一次竟然有半小时! 我觉得,对一个完全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来说,这个时间量已经很了不起。重点是,他能静下心来专注看书听故事了。 真可谓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涵涵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就能养成阅读习惯。2
为什么仅仅改变一个目标,效果差异就那么大?
这便是“微习惯策略”的独到之处。 “微习惯策略”源自斯蒂芬.盖斯的自我管理法则。 斯蒂芬·盖斯曾经是个严重懒癌患者,为了改变这一点,他开始研究各种习惯养成策略。 从2011年起,斯蒂芬运营自己的博客Deep Existence,用亲身经验给大家讲述一个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习惯养成法。 斯蒂芬知道,为了身体健康,自己应该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可是,一想到要做那么多俯卧撑还要跑那么久的步,心就很累……然后,他忽然想到一个完全相反的做法:1天只做1个俯卧撑。 斯蒂芬刚开始对自己的想法嗤之以鼻,无数次失败后,他决定试试这个荒谬的“1天1个俯卧撑”。 没想到,这1天1个俯卧撑从此改变了他的身材! 他做了1个俯卧撑,完成了目标,然后又做了14个,超额完成目标。然后他又设定了一个新目标:只做1个引体向上……伴随无数个可笑的小目标,他终于每天都开始运动了! 斯蒂芬将自己的经验总结为: Think amall,no,even amsller than what you just thought(想得小一些,不,比你刚刚想到的再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