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74阅读
  • 0回复

高质量陪伴孩子,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张博康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05-31
你的敷衍,孩子会察觉到;同样你的用心,孩子也能感受到。用心并不是花大量心思力气搞好六一计划,融入到生活小事,润物细无声的用心更易被记住。 举个例子,周末你带孩子出去玩,你在一边玩手机,孩子在一旁玩游戏,这种表面陪伴对亲子关系起不到什么具体作用。因为孩子开心游玩的记忆里,只有陪他玩的孩子,而坐在一旁玩手机的你,在这段记忆里并没有占据多重要的地位。
  你觉得你花了时间陪了孩子,但孩子和你一点都不亲近,问题就在于缺少交流和互动。没有交流和互动的陪伴,你永远不知道孩子内心真实想法,这样的虚假陪伴或许是在白费时间。
高质量的陪伴,你的用心孩子会感受到
  短视频《陪着≠陪伴》里有一个画面,爸爸在玩手机,孩子在拼积木,孩子给爸爸递了一块积木,邀请爸爸一起玩,结果爸爸没认真看,反而把孩子拼好的小房子推倒了。孩子一句“爸爸,我先变成你的手机”“因为你只爱手机,不爱果果”。
1、陪孩子睡觉
  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在孩子睡觉时,温柔地把孩子抱在怀里,给孩子讲故事,唱儿歌,或者是聊聊白天的开心事儿,跟孩子说“晚安”……
  这些充满爱意的行为其实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却会让孩子觉得爸妈在乎他,懂他爱他,内心亲近爸妈的天性会得以加强,牢固的亲子关系自然能日渐形成。
  2、在有限的陪伴时间里多和孩子互动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书中写道:
  陪孩子时间的长短并不是决定亲子关系是否高质量的关键,关键是陪孩子的过程中要多和孩子互动,让孩子充分感到你在乎他、尊重他,让他对你产生信任感和依恋感。
  陪伴孩子并不是单纯地出现在孩子的视野里,而是要和孩子互动。没有时间就挤时间,虽然不能一两小时地陪伴孩子,但零零碎碎的时间总是有的。
  比如:
  在择菜的时候,把菜拿到客厅,或者搬个小板凳,让孩子坐在厨房,边择菜边跟孩子说说话。
  如果孩子有兴趣,也可以让孩子帮忙择菜,哪怕孩子把菜弄得乱七八糟,也会因为得到妈妈的信任与鼓励而感到很高兴。
  煮饭的时候,利用不必看着锅的时间,和孩子做个小游戏;给孩子洗澡时,讲个小故事给他听。
  早上亲自温柔地把孩子叫醒,吃完早餐如果有时间就跟孩子说说话,或者嬉闹一会儿,然后跟孩子再见。
  下班后,一进门就喊:“宝宝,妈妈回来啦!”如果下班后,天还没黑,就带孩子去楼下玩一会儿。

3、孩子脆弱时,着重关心
  作家王朔和妈妈的关系比较恶劣,他甚至为了缓和关系上了央视的《心理访谈》。
  王朔说,他小时候,妈妈一心扑在工作上,根本没有关心过自己,连他做阑尾手术,都没有在医院陪同。
  孩子生病时,是最脆弱的时候,此时,他最需要的是妈妈。
  孩子小的时候黏人,你觉得烦人;等到孩子长大、读书,一个月下来见不到几次面、说话全靠社交软件,可能只有缺生活费才会主动找你;到了孩子工作,一年到头可能就逢年过节见一次面。
  别等到六一和孩子生日那天才打算放下手机好好陪陪孩子,一生中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长,与其浪费时间做没意义的“陪着”,不如每天放下手机2小时好好陪陪孩子。


教育在路上,我们从未停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引领右脑托育!欢迎关注中国全脑开发网www.yinlingyoun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