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社区服务
银行
评价管理
道具中心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帮助
下拉
用户名
电子邮箱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右脑开发论坛
中国全脑开发网
引领右脑全脑托育
引领网校
引领右脑开发网
引领淘宝店
中国脑力王官网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搜索
热搜:
右脑开发
全脑教育
引领右脑
潜能开发
中国全脑开发论坛
>
讲师园地
>
母子关系,宜淡不宜浓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新帖
675
阅读
0
回复
母子关系,宜淡不宜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卢灿
UID:23334
注册时间
2023-02-05
最后登录
2025-02-10
在线时间
50小时
发帖
625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金币
952
烩面
625
热心值
0
银元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引领讲师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01-17
作为一个儿女双全的二胎妈妈,我从不否认我对他俩有很多“区别对待”。
面对女儿,我始终是柔和、细腻、浓烈的,而对儿子我会更注重干脆、果断、和规矩。
有时候一些妈妈会劝诫我:这样以后儿子肯定和你不亲。我总是一笑了之,依旧“我行我素”。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男孩与生俱来就有某种程度的‘恋母情结’。”
6岁之前,男孩依赖妈妈是正常的,但随着他们一天天长大,也必须要一天天远离妈妈。
现在每次出门,看着儿子像个小大人的模样,我落得清闲,也十分欣慰。
这让我更加坚信,妈妈和男孩最好的相处方式应该是:母子关系,宜淡不宜浓。
01
妈妈的“爱”太多
男孩易长出“女孩”特质
由于我是个北方姑娘,儿子一出生就继承我风风火火、率真直爽的性子。
脾气上来哭得歇斯底里,奶也不吃,但来得快去得也快,嘎然而止是常事;吃奶也是一样,说是吃饱了一口都不肯多吃……
我和奶奶、爷爷、爸爸四个大人全方位的照顾,也让他越来越作,需要我时时刻刻陪伴在身边,大小事先哭上一鼻子,还没完没了的……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研究——“男孩与生俱来就具有某种程度的恋母情结。”
而3-6岁,是男孩依恋母亲的过渡时期,如果不能在这个时期,慢慢建立起边界感,很有可能会影响男孩的心理发展,造成不成熟的个性。
我自小成长在农村,见到过许多儿子和妈妈感情特别好,然后长大了还搂着妈妈的脖子撒娇,身上有明显的那种褪不去的女性特质,娘、纠结、软弱、拖泥带水、喜好粉红色、爱哭等。
老公大伯家的孙子,读大学了还要妈妈在附近租房陪读,当着众人的面和妈妈小动作不断,让妈妈喂饭……
说实话,我是很反感的。
一个男孩子,内心深处有温暖和安全感是必要的,但不能失了阳刚之气和男子汉气度。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更需要多一点爸爸的影响,多去体验输赢、奋进和挑战。
所以,妈妈的爱一定要适度,过尤而不及。
只有保持着良好的分寸和界限,才能降低自己对他的影响和依赖。
02
过度亲密的母子关系
养不出自立的男孩
史蒂夫·比达尔夫在《养育男孩》中写道:“男孩体内的睾丸激素,会让男孩子精力充沛,也会让男孩变得狂躁。他们需要明确的规则,需要知道谁负责管理他们。
这意思是说,男孩不需要那么多妥帖的照顾,需要多一点敬畏感。
虽然妈妈爱孩子,人之常情。
但面对儿子,大大咧咧、循规蹈矩可能更合适。
比如说,在生活中我经常性地丢一件衣服让弟弟自己穿;遇到问题,会要求他自己想办法去解决;
他想要自己清洗玩具、洗袜子、做任何事都会支持他;说了不行的事情就是不行,一次都不妥协……
男孩子嘛,养得糙一点,再糙一点,才能留给他最大的成长空间。
古人曾有云:
不自理,难自立
。
该锻炼男孩子的时候,千万别保护;该让男孩吃苦的时候,也千万别心软。
他自己体验过,才能明白生活的滋味和意义。
假使过度亲密,像抚养女孩那样,事事黏黏糊糊,充满迁就和包容,稍大一点,父母根本就管不住。
因为,男孩更有力量也更冲动,早年间对他们太过宽宥,很有可能会让他变得恃宠而骄、为所欲为。
曾看过一个新闻,一个15岁的男孩,因为沉迷游戏,妈妈把他手机没收了。
谁知男孩因此被激怒,对着母亲拳打脚踢,吓得弟弟在旁边大哭不止。
所以,男孩更需要原则和规则的加持,及时培养他们对家庭、父母的敬畏和尊重。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更有责任感、更有担当的男子汉。
03
养育一个有担当的男孩
需要母亲的三次退出
自然界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无论是栽树还是种庄稼,都不能靠得太近,距离不够必会导致营养不足、枝叶想交、根系缠绕,两颗全都长不好。
这个道理,非常适用于母子关系。
因为,男孩强,未来他们的小家才能强,由一个个小家组成的国家才能强。
他们需要承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认真工作、努力进取、照顾妻女。
讲难听点,社会如此复杂,男孩若是个很单纯的人,如何给一家老小避风挡雨?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得体地退出,让“儿子”逐渐独立地成长,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担当和坚持。
1. 退出家务,让孩子学会独立和承担。
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份子,理应为环境的维护和生活的秩序提供自己的价值,不存在什么男人是干大事的,不需要会这样小事。
用老祖宗的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2. 退出保护,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去解决。
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没胆量就多练,不会拒绝就自己受委屈、拿不到高处的书就搬个凳子、出门逛街要自己走……
多让男孩子去户外,多开发像武术、跆拳道、街舞这样充满力量感的兴趣。
男孩子,真的不要养得太娇气。
3. 退出决策,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去复盘。
不要代替男孩做决定,相反,要尽可能多的给他们的生活留白,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去适应去改变。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丢掉自己的控制欲,男孩子更需要自主权和自行探索的机会。
如果一路被安排、期望着长大,他的胜负欲和奋斗力就会消失。
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提醒,趁早给男孩子树立承担、独立的思维。
小时候,妈妈总让我让着弟弟,理由就是我是姐姐,次数多了他拿这个当庇护,频繁地和我妈告状,还每次都能告赢,这导致他无论有什么事第一时间先找姐姐找妈妈,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
并且,我妈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她将来是要靠我的,弟弟脾气不好指望不上,后来有关父母的大小事他都等着我决定,就很无语。
现在,同样面对姐弟组合,我从来没这样教他们,反而经常给弟弟灌输你是男子汉,长大了要保护姐姐保护妈妈,我们相信你会做得很好的。
他在幼儿园里很独立,跟姐姐玩也不会因为自己小就耍赖。
家有多子女的家庭,一定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不当的语言暗示,很可能会把儿子教得算计、小气又怯懦。
04
以爱为名的越界行为
伤害儿子的择偶和婚姻
恕我直言,这天底下大部分的婆媳矛盾,都源自于婆婆的边界感差。
有或多或少的那种“母子共生”情结。
要么自己婚姻不和,把儿子当“所有”来爱;要么把儿子当成私有财产,无底线地侵入儿子的小家庭。
说好听一点叫护犊子,说不好听就是畸形扭曲。
譬如,前段时间上热搜的那个婚礼现场:
妈妈对着儿子又是嘟嘴撒娇,又是含情脉脉,又是板脖子搂腰,像什么样子?
宾客面前尚且如此腻歪,婚后怎能一下子“冷静”?
真正的爱,应该是克制审慎、理性又成熟的。
即在教会儿子独立担当的同时,放手让他去过自己的日子。
允许他独自去求学、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择偶、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婚姻里的各类问题。
如果儿子的小家遇到了困难,需要自己的帮扶,可以选择帮或者不帮。
但不能因为选择了帮,就把权利夺过来,肆无忌惮地评价、说教、或者抗衡。
这样的行为,看似在维护儿子,实际上却置儿子于水火之中。
更有甚者,因为一时的矛盾挑拨儿子和儿媳离婚,简直愚蠢可恨。
最后,分开了再找再分,直到绝望。
我见过一些男生,因母亲总是挑剔自己的朋友,干脆不婚不社交,紧紧地把心门锁住,也有一些被逼到走上同性恋的道路。
真的是可悲可叹...
所以,在亲子关系中,尤其是母子关系中,妈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不以爱为名,插手儿子的交友、恋爱及婚姻。
凡有控制之心,必失偏颇,必损边界,必让儿子遭所反噬。
望你和我都能谨记这一点。
一个男孩,之所以能够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是需要经历一个特定的过程的。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要离得远一点。
学会尊重和付出,更要给予适当的自由和支持、让他们自己去历练去体会。
不过度纵容,也不过度干涉,保持亲子关系的界限,帮助男孩顺利地找到自己的方向。
淡淡地爱,淡定地教,淡泊地给,不宜过界,也不宜过浓。
教育在路上,我们从未停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引领右脑托育!
欢迎关注中国全脑开发网
www.yinlingyounao.com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https://www.chinaquannao.com/bbs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引领右脑专区
引领新闻
内部通知
引领网校
引领教学专区
全国分校
刘军民专栏
讲师园地
右脑开发专区
婴幼儿全脑开发
青少部全脑开发
记忆力训练
专注力训练
快速阅读训练
思维导图训练
儿童早教专区
婴幼育儿问答
儿童早期教育
儿童素质培养
引领资料下载
右脑开发资料
早教资料下载
其它资料下载
右脑开发机构
引领右脑
七田阳光
心智通
丰德启慧
童蕴学堂
更多机构
新手试炼区
新手报到
玩具教具
行业广告区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