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49阅读
  • 0回复

“野”孩子不是坏孩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芳源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6-24

       所谓天性,是指人先天具有的固有属性。换句话说,天性与生俱来,人皆有之,而且人的天性都是相同的。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外,天性还包括心理需求:好奇心和求知欲、新鲜感、安全感和情绪,也有嫉妒、惰性、贪念等等。


        孩子天生的“坐不住”、爱玩耍被家长和学校定义为调皮、不懂事,不仅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而且给这些行为加上了负面的标签,容易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对于孩子的这些行为,家长和学校都应该正确看待。


        教育是什么?这是学校与每个家长和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核心问题。其实,教育就是一种引导,引导孩子与学生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形成高级的美感。也就是说,教育说到底,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对美感的唤醒。


学校和家长都可以通过引导,正确释放孩子的天性,在释放天性的同时,孩子还可以获取更多知识。


       家长可以怎么做?首先,尊重孩子的天性,了解孩子当前阶段需要发展的能力,给孩子创造释放天性的机会和环境。大自然是最好的启蒙老师之一,陪孩子多到户外运动有益健康。其次,在需要遵守规则的场合中,可以提前告知孩子规则并做好约定,家长也要带头遵守规则,起到示范作用。最后,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要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孩子做出不当行为时,家长可以用正面的语言提醒孩子。
       学校在正确释放孩子天性时可以从因材施教和活动式教学两个方面展开。首先,因材施教要做到尊重孩子的天性。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尊重天性,就要顺应天性。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不盲目施教。因材施教也是对孩子天性的保护。保护好孩子的本能,有利于发挥孩子的创造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开展活动式教学不仅可以释放孩子玩的天性,而且能让孩子在玩中学。把玩耍和学习结合起来,能提升孩子对学习的好感。学校还可以多举办研学旅行活动,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在游玩中收获知识。
教育在路上,我们从未停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引领右脑托育!
https://www.chinaquann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