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家长最头疼的可能是孩子的哭闹行为,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家长们又是怎么处理的呢?怎么能够避免尴尬又能让孩子下次不再犯这种行为?
第一部分,改变行为,帮助孩子养成“合理表达才能达到目“的行为方式。(做好至少重复20次的准备。)
第一步,将孩子抱离触发区域,抱到家里的一个角落(建议远离电视区,吃饭区,学习区,禁止厨房卫生间和阳台,并把这个角落固定下来)
第二步,安静耐心安抚小朋友的情绪,可以轻拍,擦泪,握手,不要紧紧搂在怀里,要坚定有力量,表达出(不是说出):我在安抚你的情绪,但是我不赞同你的行为。这段时间不要叨叨,不要指责孩子,就是坚定的安抚,可能会持续10-15分钟。
第三步,等待情绪稍微缓和,可以是从剧烈哭闹转化为小声抽泣的阶段,开始共情。语气要坚定温和,不要指责。举例:爸爸知道你想要看电视,我也很喜欢喜羊羊,我也想看,但是你不需要用这种大哭大闹的方式告诉我,我也会让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