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64阅读
  • 0回复

孩子模仿敏感期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刘明明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2
六个月的果果开始模仿妈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尤其是对于妈妈表情的模仿,使她对妈妈的观察更加深入。每当妈妈微笑时,她也马上会微笑;每当妈妈突然板起面孔,她也会突然板起面孔。一开始,妈妈还以为果果是因为感知到她的情绪才这么敏感,后来才发现果果是在有意识地模仿。有的时候,妈妈故意噘起嘴巴,果果也是噘起嘴巴。当妈妈说话的时候,果果总是专注地看着妈妈的嘴巴,自己的小嘴巴也情不自禁地蠕动着,似乎也想发出声音。


妈妈不知道这是这么回事,特意向同学请教。同学告诉妈妈:“孩子正是通过模仿学习的,两岁前后的孩子,也会依然热衷于模仿,重复成人所说的话,或者做成人做过的事情。这些模仿都是孩子在自主学习的表现,对于孩子的成长很有好处。你恰好可以抓住模仿敏感期,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和正面的榜样作用,这样孩子们才能找到有效学习的途径,让自己在模仿学习上突飞猛进。”听了同学的话,妈妈恍然大悟,说:“看来,接下来还会有很多类似的事情发生呢!”同学表示认可,还建议妈妈看一看关于敏感期的书籍,从而更加敏锐捕捉到孩子的敏感期。


很多人都发现,婴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并且能够在模仿的过程中发挥创造力,从而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突破和创新。从婴儿的角度而言,模仿是他们进行学习的重要方式,模仿能力也是他们进行创造的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为了研究婴幼儿的模仿能力,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有科学家专门进行了研究。他们让实验人员把成功的行为展示给一个十八个月的婴儿看,然后,再给婴儿缩小号的工具。结果,婴儿很快就开始模仿,他们先是尝试着和实验人员一样努力去做,当发现行不通之后,他们又改变方式,设法创新,最终成功模仿实验人员的行为。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婴幼儿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不仅努力去模仿,而且还发挥积极主动的创造性,从而彻底解决问题。


实际上,新生儿从降临人世开始,在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内,他们就开始模仿成人的简单动作,例如张开嘴巴,动动舌头,不过这些模仿行为和新生儿的本能行为接近,所以很少有父母能够觉察到他们的模仿。在成长的过程中,婴幼儿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家人,为此他们会主动模仿家人的言行举止,甚至还会反复地模仿和强化。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婴幼儿才开始不断地成长,也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我。在三岁之后,婴幼儿的行为越来越接近社会化,为此他们也开始模仿很多社会性行为,模仿的工程越来越浩大,渐渐地成为一系列的模仿。


知道了模仿的奥秘,父母们在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时,就无须歇斯底里向孩子讲道理。例如,父母可以给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否则,父母越是向孩子强调哪些事情不能做,反而会激发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孩子偏偏要那么做。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尽管爱模仿,但是对于很多行为的甄别能力有限,他们无从判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当发现孩子模仿错误的行为时,父母需要注意,一定要严格禁止孩子,而不要对孩子模仿不良行为的表现假装没看见。
需要注意的是,在度过模仿敏感期之后,父母也不要觉得就无须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和言行举止。归根结底,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哪怕孩子已经度过模仿敏感期,父母也依然要在孩子面前谨言慎行,给孩子积极的榜样。唯有如此,父母才能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给予孩子的人生更多的正面力量。

开发右脑,培养神童。欢迎关注中国全脑开发网www.yinlingyoun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