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24阅读
  • 0回复

在色彩认知的过程中,家长对孩子色彩的认知和启蒙,怎么做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刘明明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2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五颜六色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从出生后三四个月开始,孩子对于色彩就会有所感知。为此,很多具有先进育儿理念的年轻父母,会在孩子的床上挂上很多颜色绚丽的装饰物,例如毛绒玩具、玩具气球、床铃等。这样一来,孩子就可以看着这些五颜六色的玩具和装饰物消磨时间,与此同时,这些玩具和装饰物也会对孩子产生色彩刺激,从而让孩子更加主动地认知各种颜色。在进行这样的色彩启蒙之后,到6~11个月期间,孩子会对色彩产生反应。他们看到色彩艳丽的东西时,就会盯着目不转睛地看。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抓住机会,指着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以轻柔的语调告诉孩子:“这是红色的花朵,这是绿色的草地,这是金色的太阳。”在色彩认知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说得越多,孩子对色彩的认知和启蒙就更好。


大多数孩子在一岁前后学会走路。在此期间,他们对于色彩的认知依然不够全面。通过独立的行走,孩子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在这个时间段里,父母依然可以对孩子进行颜色的启发,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认知颜色。如此发展下去,到了三四岁,孩子进入色彩敏感期。在色彩敏感期内,孩子们最热衷做的事情就是通过身边的诸多事物认识颜色,例如女孩提出要穿红色的裙子,男孩提出要一双蓝色的鞋子,还有的孩子喜欢把房间刷上绿色的漆,也有的孩子喜欢海洋颜色的衣柜等。随着色彩敏感期的到来,孩子们对于色彩的热爱也更加表现出来。他们开始喜欢涂鸦,用各种各样的颜料在画画本上乱涂乱画,也喜欢拿着笔趁着家人不注意的时候,在墙上作画。很多女孩在这个阶段特别喜欢鲜艳的花朵,而且尤其喜欢欣赏不同颜色的花朵。不得不说,这就是进入色彩敏感期的表现,与此同时,孩子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遗憾的是,因为孩子在色彩敏感期中对于色彩怀有浓厚的兴趣,也总是不停地画画,所以很多父母为了保持家里的干净整洁,因而故意把孩子的彩笔都收起来。也有些父母当看到孩子画得不够好的时候,还会对孩子的画妄加评论,不知不觉间就伤害了孩子的绘画热情。这样一来,孩子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就会受到限制,甚至还会错过色彩敏感期。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大多数幼儿都喜欢明快艳丽的颜色,如果在色彩敏感期内能够得到色彩的刺激,则有助于孩子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不断增强。反之,假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接触暗淡的颜色,则会导致孩子的色彩感知能力下降,甚至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证实,在明艳色彩中成长的孩子,诸如记忆力、感知力、智力等发展都很均衡。反之,在暗淡色彩中长大的孩子,这些方面的能力都发展滞后,导致限制人生的发展。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色彩敏感期内,孩子一定要得到及时的引导和发展,才能健康成长。因而作为父母,当发现孩子总是喜欢拿着笔到处乱写乱画的时候,不要为了整洁而限制孩子的发展,而要给孩子开拓一方可以随意涂鸦的自由天地,让孩子对于色彩的喜爱得到发挥的空间。记住,对于孩子而言,色彩绚烂的世界是充满乐趣的,既然无数父母想给孩子的快乐的童年,又为何不能容忍孩子以斑斓的色彩为自己创造童真童趣的世界呢?
孩子对于色彩的认知,还有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极少数父母会发现,孩子对于色彩的观察是细致入微的,如果遇到自己不能准确描述的颜色,他们还会借助于食物来形容这种颜色。例如有的孩子描述红色为“辣椒的颜色”,描述紫色为“葡萄的颜色”,不得不说,这是孩子从生活中得来的智慧,对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

开发右脑,培养神童。欢迎关注中国全脑开发网www.yinlingyoun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