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92阅读
  • 0回复

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舍得意识与能力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刘明明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9-02
人们常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教养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


舍得是孩子社会交往中的一种能力,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学会舍得,不仅能帮孩子赢得更多的玩伴,使孩子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好人缘,有利于其成年后更好地融入社会,而且能避免孩子养成自私、任性、冷漠等不良的品性。因此,父母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舍得意识与能力。父母要让孩子懂得,有舍才有得,有付出才有回报。在人际交往中,懂得舍弃和付出,反而能收获更多的利益,使自己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比较艰难和痛苦,但孩子必须去承受,否则他们的心灵就无法成长,心智就无法成熟。
那么,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舍得意识与能力呢?
1.满足孩子对爱的需求
要想培养孩子的舍得意识与能力,父母首先要拿出足够的时间、精力来和孩子共处,满足孩子对爱的需求。否则,孩子很容易在内心深处产生不安全感和对父母的不信任感。日积月累,这种负面心理感受就会在孩子的社会行为中体现出来,例如不愿付出或与人分享属于自己的东西等。
2.为孩子树立榜样
要想培养孩子的舍得意识与能力,父母还应该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例如,有意识地在孩子面前将自己喜欢的东西与朋友分享。同时,当孩子偶尔做出舍得或分享的行为时,一定不要忘了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到舍得或分享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从而巩固和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
3.进行角色扮演
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还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些有关舍得的故事,并和孩子一起扮演故事里的角色,例如,先让孩子扮演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的角色,父母扮演接受分享的角色,然后交换角色。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角色扮演中的情感体验就会慢慢固化在孩子心中。这时候,孩子就真正从“不舍得”的不可爱宝宝成长为“舍得”的可爱宝宝了。
4.在关键期加强引导
1岁半到2岁是孩子舍得与分享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父母要充分抓住和利用这个关键期,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加以引导。例如,孩子在与小朋友共处时,要引导孩子与小伙伴分享自己的食物、玩具等,以促进孩子舍得与分享能力的发展。

欢迎关注:中国全脑开发网www.chinaquann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