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43阅读
  • 0回复

父母在忙碌之余,该如何更好地履行父母的职责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刘明明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8-19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父母的工作越来越忙,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也越来越少了。是不是因为工作忙,就可以放弃做父母的责任,放弃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当然不可以,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是天生的、自然的,而这种天生的、自然的依恋关系,需要在亲子的相互交往中得到巩固和发展,特别是在生命早期,孩子是无法理解很多成人世界的道理的,感受和体验便是他们的全部——“父母每天和他们在一起”,这是所有孩子心中最大的愿望和快乐。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在忙碌的同时,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陪陪孩子,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教育,这样才能使家庭更和谐,使孩子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那么,父母在忙碌之余,该如何更好地履行父母的职责呢?
1.明确自己的责任
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这既是对孩子的人生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负责。父母应该承担起养育的责任,而不能把教育孩子、关爱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然而,很多父母因为缺乏强烈的责任意识,常常以工作忙为借口,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这是父母不负责任的表现,父母要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在精神方面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教育,而不能只充当孩子提款机的角色。
2.努力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目标和核心,所以,父母一定要摒弃“我是父母,我说了算”的传统观念,本着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孩子和谐相处。如果父母平时工作比较忙,和孩子在一起或给孩子打电话时,应该多跟孩子谈一些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关爱、亲情的话题。例如,“这段时间对你关心不够,很抱歉,你希望我做些什么呢”“最近有什么烦心事跟我说说,看看我能不能帮你解决”等,这种交流能让孩子对父母产生强烈的亲和力。
父母千万不能一见面就问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样等问题,因为没有和谐的亲子关系做基础,这样问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认为“你平时都不关心我,见面就问我的学习,凭什么呀”,从而导致亲子之间产生矛盾和隔阂。也不要对孩子说“我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管你”“我每天累得要死要活,都是为了你呀”之类的话,这些话都不利于塑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3.情感关照高于一切
有些父母出于补偿心理,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例如让孩子穿名牌衣服、玩高档玩具、上一流学校等。我们不否认这些优越的物质条件可以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助益,但是,如果父母由此而认为自己只要挣钱就够了,从而造成亲子间的亲情缺失,那就等于舍本逐末了。
养育孩子不是制造机器,情感关照高于一切,孩子内心的情感空洞是用任何物质化的东西都无法填补的。因此,父母再忙,也不能忽略了对孩子的情感关怀和精神关爱。其实,孩子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父母经常地关注他、陪伴他、正确地引导和教育他。一句简单的鼓励,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都能让孩子感到快乐。
4.多与孩子的老师交流
孩子不可能什么事都跟父母讲,特别是他的弱点和所犯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最好不要与孩子直接交流,这样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触和反感,影响与孩子的关系。为了更有效、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为有的放矢地教育、引导孩子提供可靠依据,父母可通过与孩子的老师交流,获得更有效的信息。当然,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例如逃课、泡网吧、赌博等行为,父母一定要给予适度的惩戒,绝不能放任。

欢迎关注:中国全脑开发网www.chinaquann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