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73阅读
  • 0回复

宝宝爬来爬去应该注意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孙献海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7-27
有的妈妈说,看着宝宝趴在地上爬来爬去,感觉可真脏,夏天衣服穿得少,腿上、手上经常被石头硌到,弄得红一块青一块的,看着很心疼。于是,就早早把宝宝放进了学步车里,有意识地训练他行走,宝宝没像别的宝宝那样爬很长时间就会走路了!
减少宝宝爬行的时间,让宝宝尽快走路,这样做妥当吗?是否值得效仿呢?


据统计,现在2/3的城市儿童缺乏爬行训练,过早地使用了学步车。这样做的后果是,那些没有经历过充足爬行练习的宝宝,长大后多数患上了感觉综合失调症,如视听、视动、听动失调等。上学后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写字歪歪扭扭、写作业速度很慢、不能完成一些精细动作、身体协调性较差、听不清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等。
宝宝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动作都有它自己要开发的功能,爬行也不例外。宝宝爬行的时候要用到身体各个部位不同的肌肉群,比如颈部精肉、躯干肌肉、四肢肌肉等。
爬行的时候,宝宝要抬头,并左右转动头部,需要胳膊及手腕的力量支撑整个上半身,胳膊挪动的时候,下肢、各种感官要配合好,才能灵活前行。这一连串的动作既锻炼了宝宝的全身肌肉,也锻炼了宝宝的协调能力,促进了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
宝宝爬熟练后,爬行的速度快了,就能够靠着爬行这种自己的力量去实现更高的目标,这有利于宝宝认清自己的能力。在朝目标爬行的过程中,宝宝非常明白自己在哪里,要去哪里,如何避开障碍物,如何抢在别人的前面等,这些良性刺激可促进宝宝空间智能的发展,有助于宝宝抽象概念的形成,将来有益于数理学习。
宝宝在爬行的时候,全身各个部位都动起来了,能让全身的神经元连接起来,爬行的时间够充分,左右脑的神经元连接得越多,大脑神经系统越能得到充足的发展,宝宝的理解与记忆能力越强。
爬行除了能够刺激宝宝的身体和智力发展,还能让宝宝过得比较快乐。对宝宝来讲,探索世界是最快乐的事。而“爬行”提供了生命早期主动探索和尝试独立的机会,在实际接触周围的环境、事物以及人的过程中,可促进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宝宝学习生活上必需的技巧,激发不同层次的思考,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对宝宝来讲,爬行比走路要容易,由爬而坐的动作也比较轻松,会爬的宝宝爬一会儿便拿到自己要的物品,然后坐下来玩,很随意很舒适。
爬行虽然利于宝宝成长,但是不能因为怕就不鼓励孩子行走了。一般情况下,婴儿从6~9个月的时候开始会爬,婴儿期至少要爬够6个月,一周零几个月就可以步入下一个成长阶段———行走了,这是符合宝宝成长规律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