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59阅读
  • 0回复

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情怀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孙献海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7-20
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那么,案例中的孩子为什么毫无恻隐之心?到底是谁夺走了孩子的善良?到底是谁在向孩子灌输暴力的概念?通过上述案例不难看出,除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外,父母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家庭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才艺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使孩子的心性向善,使孩子更“人道”,培养孩子“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向孩子传送生命的气息。”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唤起孩子自身美好的“善根”。
那么,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善良情怀呢?
1.父母要以身作则
古语说:“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孩子刚生下来都是纯洁的、善良的,很多不善良或恶劣的品质都是在后天的不良环境中慢慢形成的。因此,父母要想培养出善良的孩子,就要有意识地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爱与善的环境中,并且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处处为孩子树立爱与善的榜样。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必然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善良的品德。
2.通过故事感化孩子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以真善美为主题的故事,并成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人们在向善的道路上前行。而孩子是最喜欢听故事的,父母不妨将这些故事讲给孩子听,通过这种形式将善的理念传输给孩子。渐渐地,孩子就会在故事中主人公的影响和熏陶下,在心中慢慢树立起善的意识。
3.鼓励孩子多做善事
善良不是挂在嘴边的一句空口号,而应该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因此,父母应该从小就鼓励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例如,鼓励孩子善待、爱护那些弱小的动物,鼓励和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募捐活动,鼓励孩子帮助那些身有残疾的弱势人群等。
4.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培养孩子的善良品格,并非一定要让孩子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善举。父母完全可以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有的孩子天性喜爱小动物,父母不妨鼓励他去饲养一些小动物,这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孩子的爱心、善心和同情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