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社区服务
银行
评价管理
道具中心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帮助
下拉
用户名
电子邮箱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右脑开发论坛
中国全脑开发网
引领右脑全脑托育
引领网校
引领右脑开发网
引领淘宝店
中国脑力王官网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搜索
热搜:
右脑开发
全脑教育
引领右脑
潜能开发
中国全脑开发论坛
>
讲师园地
>
如何正确分清儿童早期的多动与好动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新帖
1877
阅读
0
回复
如何正确分清儿童早期的多动与好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刘明明
UID:23284
注册时间
2020-09-15
最后登录
2022-04-27
在线时间
83小时
发帖
417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金币
423
烩面
417
热心值
0
银元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三星会员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7-19
顽皮活泼是儿童的天性,但很多家长却把好动与多动联系在一起,认为好动就是多动症的表现。 医生则指出,不能将好动简单地认定为多动,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在分清多动与好动之前,我们先看两个案例。
图片:图片14.png
案例一
亮亮在一岁多刚能走路的时候,就喜欢爬梯爬树,即使被磕破碰破也绝不退缩。 在拿到新玩具后,不是小心地玩,而是粗暴地将其摔在地上,而且常常无缘无故地大哭。 更严重的是,手中永远不能缺少物品,如果没有东西可玩,就玩衣服上的扣子,将衣服换成套头衫,到最后玩自己的身体。
案例二
皮皮在还没有学会走路时,双脚就蹬得十分有劲,到能走路的时候就更加顽皮,沙发、茶几、餐桌、窗台就成了他的主要活动场所。 不过在一次意外发生后,妈妈狠狠训了皮皮一顿,让皮皮明白有些地方比较危险不能靠近,于是皮皮又开始“开发”其他领地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已经能够小心地避开危险了。
案例小分析:第一个案例中的亮亮是明显的多动行为,第二个案例中的皮皮则只是单纯的好动,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差异一:好动的儿童很容易集中注意力
多动的儿童即使是看自己喜爱的图画书或者动画片,也无法投入,常常被其他事物吸引。 但好动的儿童就不同了,如果图画书或者动画片是自己感兴趣的,就能够安静下来,并且还会表现出不喜欢他人打扰。
差异二:好动的儿童行为有较强的目的性
多动的儿童不会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做某些事的目的,如亮亮爬树,他并不知道自己爬树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爬树而爬树。 而皮皮不断“开发”新领域则是为了熟悉家里的环境,并从实践中“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小经验。
差异三:好动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较强
多动的儿童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像亮亮的双手就绝对不能闲下来,非要摆弄东西才可以,而皮皮则具有较好的自制力,当他知道窗台等地方是十分危险的,就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不再涉足该区域。
差异四:好动的儿童动作灵活
多动的儿童由于神经系统障碍,在进行活动时会因无法掌握平衡或者动作笨拙而摔倒。 但好动的儿童就不一样了,他们在进行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活自如,能够避开容易受伤的物体。 例如,第二个案例中的皮皮,随着动作的熟练,即使“上蹿下跳”也不会经常受伤,而亮亮不管爬多少次树都会受伤。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https://www.chinaquannao.com/bbs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引领右脑专区
引领新闻
内部通知
引领网校
引领教学专区
全国分校
刘军民专栏
讲师园地
右脑开发专区
婴幼儿全脑开发
青少部全脑开发
记忆力训练
专注力训练
快速阅读训练
思维导图训练
儿童早教专区
婴幼育儿问答
儿童早期教育
儿童素质培养
引领资料下载
右脑开发资料
早教资料下载
其它资料下载
右脑开发机构
引领右脑
七田阳光
心智通
丰德启慧
童蕴学堂
更多机构
新手试炼区
新手报到
玩具教具
行业广告区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