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38阅读
  • 0回复

怎么提高3~6岁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王香雪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7-09
此阶段孩子的思维活动已经从简单的思维发展到逆向思维,这会影响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也要给予积极的训练。


  (1)3~4岁的孩子属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思维模式比较简单,不具备深度和广度,因此要适当进行浅层次的逆向思维训练,以便激发孩子思考的兴趣,使大脑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将单向思维转变为双向的抽象性思维。
①与孩子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赢的一方要做沮丧的表情,输的一方做兴奋的动作,如果谁做错了就要受到“惩罚”,如讲一个故事,唱一首歌或者完成赢方发出的指令。
②将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重新改编,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构思故事的结局,如《三个和尚》的故事,妈妈就可以引导孩子猜测如果三个和尚没有只为自己考虑,而是将大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还会不会有没水吃的结果;《龟兔赛跑》中,如果兔子没有骄傲或者乌龟从一开始就认定自己会输,还会不会有“龟赢兔输”的结果。通过改编这些故事,让孩子意识到事物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存在很多不同的方面,有助于他们克服单向思维,使思维发展到更高水平。
③利用句式转换的方式也可以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如妈妈对孩子说:“宝宝,你亲一下妈妈。”当孩子亲了之后,妈妈再对他说:“宝宝,妈妈想让你亲一下。”如此引导孩子明白,即使是不同的句子也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意思。
④妈妈提出一个问题,和孩子一起讨论各种解决的方法。如妈妈对孩子说:“我今天遇到了一个难题,能帮我解决吗?”然后提出这个问题,让孩子想出解决方法,当孩子提出一个后,妈妈要说:“这个方法不错,不过我想你应当还有更好的方法。”尽量鼓励孩子开动脑筋,说出的解决方法越多越好。
  (2)4~5岁是孩子思维活动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帮助孩子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并作出判断。
①利用教孩子识字的机会,让孩子说出词语的反义词,如妈妈说“白鹅”,孩子就要说“黑鹅”;妈妈说“白天有太阳”,孩子就要说“夜晚有月亮”等,让孩子在识字的过程中丰富词汇量,提高逆向思维记忆力及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
②向孩子提出古怪的问题,如“怎样才能让寒冷地区的人购买冰箱”“怎样让不爱吃蔬菜的小朋友不挑食”等,让孩子天马行空地想象,家长也要跟着一起提出不同的答案。
③利用数学运算的方式训练孩子的逆向思维,如妈妈在孩子面前摆出10颗糖果,先将糖果分成均等的两组,问孩子:“5颗糖果加上5颗糖果等于多少?”如果孩子顺利回答出来,妈妈再将糖果分为3颗一组和7颗一组,问孩子:“3颗糖果加上7颗糖果等于多少?”如此反复,让孩子了解到虽然问法不同,但答案是一样的,因此不能被表面现象“蒙蔽”。
  (3)在5~6岁阶段,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能够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思维活动。
①妈妈拿一个钟表,与孩子站在镜子面前,让孩子从镜子中看钟表,说出准确的时间;或者,妈妈伸出左手,让孩子判断镜子中的手是哪一只手。
②与孩子进行辩论,自己提出一个观点,让孩子从另一个观点进行辩论。例如,妈妈说“吃零食好”,孩子就要从“吃零食不好”出发,说出自己的判断。通过这种辩论,让孩子明白不能简单说零食好或者不好,而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判断。
③让孩子进行创造,如妈妈给孩子一张白纸,告诉孩子“这是一张藏宝图,但必须由你画出来”。让孩子“从无变有”,画出心目中的“藏宝图”。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