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52阅读
  • 0回复

怎么引导儿童进行观察及细心的指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王香雪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7-03
观察能力是培养儿童注意广度的一个要点,但是它同时也对注意力产生直接的影响。 根据一项研究表明,儿童的观察能力越强,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就越高,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之前必须先培养观察的兴趣,在训练中家长寻找一些使儿童产生好奇心的事物来进行观察训练,并且在训练过程中对其观察进行细心的指导。


1.激发观察的兴趣
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首先应当激发他对观察的兴趣,对所要观察事物的兴趣越浓厚,在观察时就越投入,观察就越仔细。 因此,家长在进行观察训练之前,一定要选择富有新奇的、充满情趣的但又不能过于复杂的观察内容,多选择与儿童的阅历相符合的观察内容。 例如,对1~2岁的儿童进行观察训练,家长可选择儿童平日玩的小玩具或者小型水果等; 对于3~6岁的儿童,家长可带他去公园或者科技馆,并指引儿童观察树木、花朵、地球仪等物品,并将这些观察对象逐渐与儿童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导其自己观察并提出问题,必要时可与他一同寻找答案。
2.提供适当的观察引导
在让儿童从事观察活动之前,一定要为他制订明确的观察目标,并且详细地列出观察计划,能够让儿童在观察的时候游刃有余。 如在让儿童比较两幅画的异同时,不仅仅要指出画有哪些不同,还要更加详细地对他们加以引导。 在具体的观察部位上要明确指出各部位分别有哪些不同。 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练习之后,儿童的观察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3.掌握简单的观察方法
在引导儿童进行观察时,可以采用顺序观察法和联系观察法。
(1)顺序观察法。
顺序观察法主要是指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的顺序等。 采用顺序观察法的好处在于:不但可以做到条理清楚,厘清事物之间的关联,而且还不容易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 如在观察一个玩具时,儿童若能采用顺序观察法,就能够将这个玩具的特征从头到尾说出来,而不是东一句、西一句,到最后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
(2)联系观察法。
联系观察法就是指将所观察的事物不要独立对待,而是要把它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采用联系观察法的好处在于:容易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且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 如儿童在学习长方形这个图形之前,家长可以引导他找出房间当中有哪些物品的形状和长方形的形状相似,让儿童在事物之间相似的联系当中找到共同点,会更容易认识和理解长方形这个图形结构。 儿童可能会找到相框,摆放的电视机和门等,家长也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引导他说出更多的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长方形的物品,如床、凳子、书桌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