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23阅读
  • 0回复

针对感觉统合的图形识别能力训练有哪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刘明明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7-02
图形是个最基本的概念,也是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接触的事物,只要睁开眼睛就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图形。对孩子来说,图形的认知其实并不复杂,远比路径的识别简单得多。之所以成人认为图形复杂,是因为要定量比较角、边之间的某些关系,要求对图形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有深刻的认识,并通过一串等量关系,一系列条件的确认才能得到。所以,这之间的逻辑推理远远高于算术,但这样的认识对于孩子来说不可能做到,也毫无必要。所以,孩子进行图形识别并不复杂,不需要定量比较角、边之间的某些关系,只要记住物体的大致形状就可以了。那么,图形训练怎么进行,有什么作用呢?


图形的认知是一个反复刺激和记忆对象特征的过程。平时生活中,孩子接触的正方形、长方形较多,频繁的刺激已在大脑里成型,所以对此的概念接受远比四边形容易。一个孩子在幼儿园上课时,第一次见到老师拿出的非直角平行四边形时,她会喊出“歪倒了,快扶起来!”孩子的脑子里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把平行四边形归为“斜倒的长方形”,一下子难以接受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所以,图形识别的作用就是让孩子分清“某一类”和“属于某一类”的区别和联系,能认识整体的共性和单一对象的个性。也就是说,只要有了基本的归类思维,知道运用一种规则去对比对象,就可以毫无难度地识别图形。
不过,图形的组合分离是个动手实践很强的项目,与其空说,不如将各种各样的图形交给孩子,让他自己去探索发现规律,效果一定更好。


例1:孩子也许会自己发现6个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六边形,很感兴趣地拆开再拼,反复几次,然后记住了。还可以拿张圆纸,让孩子剪成半圆,再把其中的半圆剪成3块,把另一半圆也剪成3块。拿起其中的一块去和三角形的一个角比大小。一步步来启发孩子,每个孩子年龄不同,需要启发的程度也不同,但要注意一点,必须把最后发现宝藏的喜悦留给孩子。
例2:适合孩子玩的简单游戏七巧板。孩子玩七巧板能增强注意力和识别图形的能力,培养观察力,丰富想象力,发展孩子对物体形状的抽象思维能力,并能激发孩子对图形的兴趣。另外,七巧板拼出的图案都在似与不似之间,仔细玩味,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七巧板的制作很简单,硬纸片、塑料片、三合板、有机玻璃等均可作为材料。取边长6厘米(边长可随意取定)的正方形材料,在上面画好七巧板块图,照图形线条裁剪即可。七巧板游戏要求拼摆的每个图案,都是由七块固定大小和形状的板块组成;不能因图案的简繁或大小,而对七巧板块的多少和形状有所增减或改变。
例3:父母可以制作一个图板,上面画有不同形状的轮廓,并准备相应形状的纸板,让孩子根据图板上的形状选出和添入相应的纸板,以此来训练孩子区分和识别图形的能力。
图形的世界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有无穷的巧妙组合,图形的训练是个动手实践的过程,放手让孩子去玩,会让孩子也会让父母万分惊喜。当孩子每完成一个步骤时,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增加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