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社区服务
银行
评价管理
道具中心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帮助
下拉
用户名
电子邮箱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右脑开发论坛
中国全脑开发网
引领右脑全脑托育
引领网校
引领右脑开发网
引领淘宝店
中国脑力王官网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搜索
热搜:
右脑开发
全脑教育
引领右脑
潜能开发
中国全脑开发论坛
>
讲师园地
>
孩子吵架了 智慧的家长少介入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新帖
3725
阅读
0
回复
孩子吵架了 智慧的家长少介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刘明明
UID:23284
注册时间
2020-09-15
最后登录
2022-04-27
在线时间
83小时
发帖
417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金币
423
烩面
417
热心值
0
银元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三星会员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2-07
网友A缇娜:孩子
打架
了,好心疼。
突然感觉对孩子的关心太少,今天回来看到孩子脸上的痕迹,虽然心里很心疼,但我还是心平气和的问了轩轩,他也很认真的回答了我,是和小朋友打架了,是人家先打的他,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给他解决这件事。
婆婆说要告诉孩子如果别人打他了 老师在就告诉老师 老师不在就打回去……我虽然心里明白,孩子打架是很平常的事,但我又担心会对他造成伤害!不知道亲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告诉孩子这一件事!打人是不对的!
网友比比比猫建议:
先问清楚原因,为什么打架?在幼儿园里容易发生冲突的一般就是争某样东西。告诉孩子发生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处理。每个孩子性格不同,有的喜欢动手打,这个时候告诉孩子要懂的保护自己,告诉老师。我们不主张孩子动手打人,但不能让孩子逆来顺受。
网友鱿鱼丝建议:
就我个人来说,我先要问清楚是什么原因让两个孩子打架,比如说是因为抢玩具,就要告诉他一些他们能懂的道理,告诉他小朋友之间要团结、要互相
谦让
,玩具要一起玩、游戏要一起做。然后让老师在幼儿园多观察一下两个孩子。
网友lovedingding建议:
以前的孩子都是打出来的, 你可以试着去争取打人孩子家长的意见, 打他几次(比如戒尺或者打屁股蛋等打不坏但是又很疼的), 只批评不行, 试着语言恐吓, 当然, 打骂都不能过, 要有度。 被打出来的一代低调路过!
网友滴龙瞄建议:
一般只是调皮的表现,引导孩子多于别人交流,沟通,做游戏等活动。让孩子学会遇到矛盾时不要冲动,不要动不动就
发脾气
。当孩子和别人打架时,家长也不要动辄批评,甚至动手,自己也要和孩子交流,问清事情的缘由,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多引导,多教育这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原则。
专家解答:孩子的问题由孩子来解决
孩子打架,智慧的家长应该少介入。关键在于树立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引导孩子自己寻找解决的方式。家长的介入可以解决一两次具体的矛盾,却
改变
不了孩子在群体中的处境。终归,孩子会长大,人生的每一步都得他自己去走,我们不可能代替他。所以,孩子的问题最好是让他自己解决。
但是,少介入不代表不介入,家长引导者的角色不可少。当孩子们发生争执时,父母可以让孩子们一一说出当时的情况,并确定他们彼此了解而且同意对方的说法,然后要求孩子一起找出解决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帮助执行某些规则,如不可打断别人的话、大声吼叫或打人等。经过这样的过程,渐渐地,即使没有家长的协助,孩子们也能解决彼此的问题。
如果孩子在经过引导后,仍然经常出现攻击行为,并且持续
时间
比较
长的话,那就不正常了,可以看作是偏差性攻击行为。产生偏差性攻击行为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管教方式不当。在婴幼儿时期,父母过分宠爱,在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未能正确引导,孩子始终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需要或发泄情绪。
2.在
暴力
的阴影下成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暴力行为,长期处于受打骂的状态,孩子自然而然就会使用攻击的手段来达成目的或宣泄情绪。
3.长期的情绪不平衡。长期持续地痛苦、强烈的愿望无法达成,活动受限制等都会引发愤怒;另外,当儿童的行为长期得不到关注时,会变得沮丧、消沉,试图通过某种激烈的方式引起大人的注意。
4.生理因素。内分泌失调等生理因素也会导致孩子情绪失控而攻击别人。
对于偏差性攻击行为,家长更要多费心思,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供适当的一环境让孩子发泄精力,协助孩子过正常有规律的生活。
2)要有正确的教养
态度
,不屈从孩子的无理要求,不姑息孩子不良的攻击性行为。
3)做孩子心灵上的朋友,主动聆听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在孩子表现平和时,多抱抱他。
4)教养者需作良好的情绪示范,避免在情绪激动下体罚孩子。
5)倘若是生理因素引起攻击性行为,应及早寻求治疗。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https://www.chinaquannao.com/bbs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引领右脑专区
引领新闻
内部通知
引领网校
引领教学专区
全国分校
刘军民专栏
讲师园地
右脑开发专区
婴幼儿全脑开发
青少部全脑开发
记忆力训练
专注力训练
快速阅读训练
思维导图训练
儿童早教专区
婴幼育儿问答
儿童早期教育
儿童素质培养
引领资料下载
右脑开发资料
早教资料下载
其它资料下载
右脑开发机构
引领右脑
七田阳光
心智通
丰德启慧
童蕴学堂
更多机构
新手试炼区
新手报到
玩具教具
行业广告区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