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于读书的家长不多,热衷于认字和上兴趣班的家长不少,这并不是好的现象,而且有点本末倒置。 是认字多了就一定能读好书吗?还是读书多,可以更好的理解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运用? 如果认字多一定就能读好书的话,我们成人几乎所有的字都认识了,认字的水平大同小异,可是为什么差别却这么大呢?原因在于阅读少,阅读图画书少,家长付出的少。 当我们讲故事给孩子听,当学校的老师给孩子上课,有的孩子会一直很专心地听;有的孩子则一会儿动动这里,摸摸那里;有的孩子则一会儿看看窗外,一会儿和小朋友说话;有的孩子直接从座位上站起来,不知道台上的老师在讲什么;有的孩子刚开始很专心,但是一会儿就被其他的东西吸引过去了。 为什么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程,同样的内容,差别却这么大呢? 是那些认真的孩子天生会读书,我们的孩子天生不爱读书吗? 用心一直在听的孩子,他们的思路是跟着老师一起的,老师的嘴巴在说,他们的脑子在想象,他们充分理解了老师讲的内容。 他们把老师说的变成了一幅幅图画,就像电影胶带似的,而自己也沉浸并享受在这一幅幅变化的图画中。 而不专注的孩子,也就是读书相对少的孩子,他们没办法把老师的故事想象成画面,老师讲的内容他们也理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