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是否是一个“急性子”的家长?宝宝拿起一个玩具刚开始研究,你就冲上前去告诉他,这个玩具是这样玩的。宝宝正在专心做一件事,吸管杯就递到嘴边“来,多喝水!”随意的打断和介入都是对专注力的极大破坏。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专注力,但是有特别容易分心,如果让孩子一直玩下去,那么他们就会沉浸其中,专注力爆棚;而如果总是随意打断,那么就是在做着打断孩子注意力的事,时间久了他们怎么
应该这么培养专注力
1.温柔、积极地响应宝宝的注视
对婴儿来说,宝宝在出生以后,最感兴趣的是妈妈的脸。
如果宝宝注视妈妈——在一开始常常是妈妈哺乳的时候,妈妈能够响应宝宝的注视,温柔地回应宝宝,不但能让宝宝心情平静愉悦,也能让宝宝在运用专注力上得到满足。
这种平静愉悦的心情和满足感,有益于宝宝专注力的发展。
想象一下,在你烦躁、焦虑、抑郁和沮丧的时候,让你专注于一件困难的事情是多么大的挑战!宝宝也一样。
2.培养共同注意能力
从10个月开始,共同注意的能力开始发展,它对宝宝专注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在这期间,婴幼儿会跟随成年人的目光注视或指向相同的方向,父母需要做的是,尽量每次不要给宝宝提供太多的刺激物,自己每次注视的东西停留时间长一些,可以多和宝宝介绍。
比如,这个季节带宝宝去公园,父母指着鲜花对宝宝说:“宝宝看,这是桃花。”接着,可以给宝宝介绍鲜花的颜色、花瓣的形状、数量等。
但要避免刚指给宝宝看了桃花,转眼就指着另外的东西说:“宝宝快看这边!”尽量让每次共同注意的时间延长,转换平缓而不突然。
3.爱护宝宝的自发注意
不管哪个年龄段的宝宝,在宝宝进行自发的游戏或者活动时,大人最需要做的是默契的关注与陪伴。
在这个时候,父母需要跟随宝宝的注意力方向,配合宝宝的需要,解答宝宝的疑问或提供帮助,而不是不断地打断宝宝、喊宝宝的名字、问宝宝在干吗、让宝宝看你或者看这看那的。
简而言之,就是以宝宝为中心,不用家长的意志干扰宝宝。
4.培养宝宝的自控力
父母可以结合一些有趣的游戏,帮助宝宝培养自控力,如捡豆子、穿绳子、涂颜色、拍球、走平衡木等。
这些活动不仅有益于宝宝精细动作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也有益于宝宝专注力的培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宝宝需要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要完成的事情上。
一般来讲,如果孩子在幼小的时候被动注意被过度开发,势必会在时间和大脑资源上对主动注意能力的发育形成争夺,从而影响到主动注意能力的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全神贯注,但是学习的时候却没精打采的。
因此,孩子小的时候,起码头两年里,不要过多接触电子类产品,以免造成日后学习上不能集中注意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