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905阅读
  • 0回复

扼杀孩子学习动力的,是家长的错误认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王微微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8-14
       在我们这一代人小的时候,尤其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常常听到父母对我们说,如果不好好学习,那就只能像他们一样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一辈子在土里刨食。


  这样的话往往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压力,但同时也会是很大的动力。通过好好学习,改变现有的生活条件,不再受到物质匮乏的困扰,这成为了努力学习的重要理由。
  然而,现在的孩子,基本上从小就都吃穿不愁,这时,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作为激励学习的理由,就不那么管用了——学得好不好差别根本不大。
  但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家长和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会用物质诱惑的当大来激励孩子学习。
  比如,遇到小升初或中高考之类的大型考试,家长会许诺:拿到什么样的成绩,考上什么样的学校,就给奖励。小到一件流行的电子产品,大到一次出国旅游等等。但是,如果达不到约定的成绩,是不是就不给这样的奖励呢?常常也不是。所以,这就在无形中强化了“学与不学差别不大”的心理。
  所以,孩子没有学习动力,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们给孩子设定的目标和物质挂钩。
  太切近的目标实现了,就会有一种很强的失落感。哪怕以考大学甚至读博士作为目标,仍然逃不开茫然和失落的感觉,考上了又怎样呢?然后呢?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推迟以后的失落和空虚可能会来得更猛烈。
  太过于和物质挂钩,要么物质条件本已经足够好,动力不足;要么会陷入欲壑难填的窘境之中。
  以上这些都不足以真正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只是在短期内有一定的效果,长期来看非但动力不足,甚至有害无益。
  那到底孩子的学习动力在哪里呢?我以为应该关注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让孩子觉得“学习有趣”。
  做一件事,如果非常无趣,即使有很强的功利需求支撑,也很难坚持下来。事实上,孩子对“有趣”的理解和我们成人并不相同,有时候甚至他们的有趣,在我们成人看来是无聊甚至是胡闹。
  比如,孩子们在学习古代诗歌时,常常用他们喜欢的方式串改诗歌,不仅有各种谐音联想,甚至各种“屎尿屁”之类的词都高频率出现。在我们看来,这太无聊了,简直是胡闹,但孩子们却觉得这非常有趣。
  其实我们不必急于否定这种看起来很“扎眼”的尝试,反而可以对这种尝试加以鼓励和引导,让他们在觉得有趣的基础上,不断探寻语言表达的形式和边界。
  不只是语言学习如此,其他领域的学习也一样。不要用过强的功利性遮盖了“有趣”的方面,而是要尽一切可能,将有趣的方面展示出来,这样孩子才会发自内心地觉得学习有意思,才更有动力。
  第二,让孩子觉得“学习有规律”。
  为了追求学习的效率,我们老师和家长常常习惯于告诉孩子各种规律,并通过各种练习来强化对这一规律的认识,而缺乏耐心地等待,给孩子自己发现规律的机会。
  这样一来,就剥夺了孩子们思考的快乐和成就感。
  比如,我们的老师,特别愿意给学生们提供自己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各种应对考试的答题公式,老师自己在探寻这一公式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但有没有想过,孩子们也需要这种成就感带来的快乐呢?不给孩子们发现规律的时间,也便野蛮剥夺了他们思考的权利。
  用考试成绩或者排名来推动的学习,看似行之有效,实则后劲不足,因为那只是外力,一旦这种外力撤去,学生就没有动力了。有多少中学时的好学生,一进入大学就自由散漫失去前进动力的?引导学生真正在探寻规律中学习,在发现规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那才是真实恒久的动力。
  第三,引导孩子在学习中思考一点儿哲学问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看起来虚无缥缈,其实是对自我人生的一种探寻,它没有标准答案,却值得每个人一遍又一遍地去思考,想清楚了,你才有奋斗的方向和动力。
  一个切近的目标总有抵达的那一刻,如果我们把目标设置得太近,或者太过于实在,一旦实现,总会让人有一种巨大的空虚感,失落感。仿佛爬山,登顶的那一刻固然喜悦万分,但也会不可避免地接下来就要走下坡路。
  而对人生价值,人生哲理的思索,则永远只能逼近,不能抵达,而这种状态正是使人不断地为之奋斗的最重要理由。
  要和孩子多谈谈人生,多谈谈理想,虽然看似无用,但却是“无用之大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好玩儿,有趣,而一定最终会落脚到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上来。惟其如此,才能真正理解“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人生之境。
  人之于兴趣,于规律,于哲理,有天然的亲近感,有时候,是我们在日常教育中人为地把这种亲近感破坏掉了。
  保护好孩子对这三件事的亲近感,就不会为孩子的学习动力不足这个问题发愁了。


教育的路上,我们从未停止!
更多右脑开发知识,
请关注中国全脑开发论坛
中国右脑开发网www.yinlingyounao.com
中国脑力王官网http://www.chinanaoliwang.com/
加盟热线:15838218750(王老师)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右脑开发网http://www.yinlingyoun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