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将挫折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幼儿时时刻刻面临困难,面临挫折。教师要做有心人,抓住教育的契机,让幼儿感受困难,并为克服困难做出自己的努力。如看到幼儿摔跤鼓励幼儿自己爬起来;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难、中、易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解决问题;为幼儿设置各种迷宫障碍,让幼儿在迷宫中体验失败、挫折等等。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产生积极主动接受事物,承认并勇于面对挫折的决心。
www.yinlingyounao.com
www.chinaquannao.com
第二,创设挫折情境,让幼儿在挫折中接受锻炼,培养幼儿勇敢的精神。
如在成人的严密监控下让幼儿独立自主地往返幼儿园,尝试独立生活的能力。又如在体育活动中加强锻炼的密度,学习磨、爬、滚、打的动作,设置一些障碍让幼儿通过冲破一道道“难关”,最终达到目的地。再如我园组织了多场家园活动,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设计一道道的难题,由家长配合让幼儿大胆地尝试,并让幼儿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成人的适当帮助,经过幼儿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让他们逐步明白,遇到困难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依赖成人的帮助。
第三,让幼儿适当地接受有益的劣势刺激,也能提高幼儿的抗挫力。
如对幼儿进行适当的“饥饿”“疲劳”锻炼。我园制定严密的计划组织幼儿步行春游、秋游、外出参观等,规定幼儿只能准备水和饮料,点心由幼儿园准备,幼儿到达目的地后,津津有味地吃着教师分发的点心。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幼儿的意志,培养了幼儿的忍耐力,另一方面也防止幼儿的铺张浪费,纠正了相互攀比的恶习。又如困难刺激,将幼儿喜欢的活动、玩具或幼儿很想得到的东西,设置成一个困难环境,幼儿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他们乐于尝试失败,战胜困难。再如批评刺激,有专家提醒说“听话”儿童容易出问题,在幼儿时期就应让他们承受批评,尤其是表扬多的孩子更应适当地给予批评刺激,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受挫能力,使他们摆脱“以我为中心”的思想,消除“光环”的效应。
第四,强调榜样的力量,增强幼儿挫折承受力。
家庭、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场所,成人的行为对幼儿影响很大。如夏日教师带领幼儿参加户外的体育锻炼,教师怕太阳晒躲在树阴下,却要求幼儿不怕苦、不怕累是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幼儿树立榜样,井引导幼儿模仿学习。还可以用法显的语言向幼儿介绍占今中外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的榜样人物,最好是身边的英雄事迹,成人对待挫折的态度、反应、行为等对幼儿影响很重要。同时,不能忽视同伴的榜样力量.同伴的榜样离幼儿生活更近,更能引起幼儿学习的愿望。如幼儿在户外活动,不敢攀登怕摔跤,教师应对他:说:“你真像王丁小朋友一样勇敢”。幼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总是求助于教师或放弃努力,这时教师要对他说:你能行,不会做没关系,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你一定能学会。在同伴榜样的鼓舞下,让幼儿顺利地度过他们有生以来许多的第一次,不断地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
第五,强化独立意识,提高理智感。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学习困难”通常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情商”偏低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重视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激发幼儿追求自立、自强,增强幼儿控制情绪和压制冲动的能力,能正确地面对困难,正视挫折。
第六,正确对待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是积极保护幼儿受挫承受力的手段。
成人、教师对幼儿的要求不能追求同一目标,用同一尺度衡量幼儿的发展而人为地设置挫折陷阱。如教师会不经意在幼儿面前说:乐乐小朋友长得真漂亮,舞蹈又跳得特别好:××小朋友实在笨,什么都学不会等。有的家长之间相互攀比,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什么都比别人的孩子强,没有考虑儿童的个体差异。教师和家长在幼儿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应及时科学地调整幼儿个体发展的目标,应让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不能过多地采用横向比较,应多采用纵向比较,有效地保护幼儿受挫的承受力,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人的一生谁能没有逆境,谁能不遭受挫折?在幼儿园里适当地实施挫折教育,让孩子“吃点苦”“受点委屈”,培养他们在困难和压力面积保持乐观的情绪,鼓励幼儿面对挫折,坚定信念,自我鼓励,从而有意识地磨练意志,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