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社区服务
银行
评价管理
道具中心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帮助
下拉
用户名
电子邮箱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右脑开发论坛
中国全脑开发网
引领右脑全脑托育
引领网校
引领右脑开发网
引领淘宝店
中国脑力王官网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搜索
热搜:
右脑开发
全脑教育
引领右脑
潜能开发
中国全脑开发论坛
>
讲师园地
>
你还在逼孩子上兴趣班吗?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新帖
7023
阅读
0
回复
你还在逼孩子上兴趣班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张素敏
UID:7775
注册时间
2017-05-16
最后登录
2019-03-19
在线时间
29小时
发帖
118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金币
331
烩面
117
热心值
0
银元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一星会员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1-14
“我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报这家钢琴兴趣班呢?”“这个舞蹈兴趣班,我觉得非常好,但是孩子不喜欢,怎么才能够让孩子愿意去上呢?”“孩子突然不想继续上英语兴趣班了,怎么办呢?”
面对这些问题,父母们的心情非常焦虑,也不知道如何选择,希望我给出一个答案。
那么,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谈谈兴趣班这个问题, 先和我一起来看看这个例子:
一个妈妈给自己6岁的女儿报了小提琴兴趣班,在带孩子报名之前,妈妈是征求过孩子的意见的,孩子当时说自己很喜欢,也很想学。
但是在学习半年以后变化发生了,孩子觉得太辛苦了想放弃,老师反映孩子学习不用心了,妈妈看到孩子练琴时候老是哭,就很心软的打算不让孩子学了,但老师觉得她不应该遇到这么点困难就让孩子停下来。
妈妈很矛盾,一方面不希望孩子继续不开心,另一方面又想到老师说的话,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总是很少直接给出大家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更希望带来思考问题的角度。
其实,方法本身其实最简单,父母通过一些方法,甚至可以做到触类旁通,用它来解决其他的教育问题。
那么,关于给孩子报兴趣班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去想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报兴趣班,最初的目标是什么?
这点非常重要,父母们一定要想清楚目标,当初为什么要给孩子报这个兴趣班呢?在这件事上中国80%的父母都是基于两个原因。
一个是觉得孩子没事干,我们见不得孩子玩儿,期待看到孩子总在刻苦地学习。事实上,“玩”特别考验技术,“玩”会让一个人的一生都生活很有趣。
另外一个原因是父母在跟风,看见别人家孩子都去上兴趣班了,所以让自己孩子也去,这是一种没有经过思考的决定。
在让孩子上兴趣班的时候,也很少有父母去查这个班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孩子。比如小提琴这个艺术,对孩子的要求有多高呢?很多父母是不知道的。
另外,当孩子说不学的时候,父母也需要去弄清楚真实的原因。案例中孩子,她抗议的不是小提琴,实际上是小提琴带来的生活上的变化。
她抗议有可能是教小提琴的老师对待她的态度;有可能是学了小提琴让她的生活乱套了,没学的时候还会被爸妈表扬,学了之后却天天挨批评。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出发永远不会遇到困难,一出发总会遇到难题。当孩子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很大程度决定了孩子要不要坚持,特别是对于这个6岁这个孩子。
所以,重点不是告诉大家要坚持还是放弃,而是当初为什么选择学习小提琴,千万不要说是为了锻炼孩子的坚持能力,锻炼坚持能力的事情有很多。
所以我们一定先要明确目标,回到最初,弄清楚为什么会开始。
这个女孩儿说,我喜欢我一定会坚持。这句话,妈妈真的相信了吗?我想起来一件被我妈一直拿来取笑的事情。我爸爸是足球教练,小时候我告诉爸爸说:“长大了我要给你做个足球俱乐部。”
虽然当时我说这句话时是无比真诚的,但是他要“轻信”我的这份承诺吗?他还是要信,但信的是我想要为他做点什么的真心,至于足球俱乐部这件具体的事情,我那时候会懂运营一个足球俱乐部需要多少成本吗?
6岁的孩子说自己会坚持学小提琴,如果我们全部相信了,只能说我们很天真,对孩子的认知不到位。
孩子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喜欢小提琴,但是她并不知道学习过程中将要遇到的困难,因此遇到了瓶颈,她就想要放弃这件事,回到无忧无虑的状态。
物理环境合适吗?
我们要思考很多客观的情况,比如孩子的身体状态是不是适合现在的小提琴,是不是可以每天承受大量的练习,手部肌肉是否发展到比较适合练习小提琴的阶段。
人文环境能否支持孩子的学习?
前面提到孩子有可能会因为老师对待她的态度而对抗小提琴,那么在孩子特别努力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告诉老师,让老师更了解孩子,也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
让老师和孩子的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联系,这会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再比如在要不要学习小提琴这个问题上,如果在家庭内部是有争议的,那一定要通过商议达成共识,而不是给孩子制造一种混乱和被拉扯的状态。
孩子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如何
父母一定要尝试站在孩子角度,用心体会孩子的感觉。比如当练习小提琴45分钟后,看见别的小朋友一直在玩儿,这时候他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父母可以体会一下。
当然,如果我们发现当初开始的决定就是错的,那就停止它,及时止损比什么都重要,否则就会是无休止的争执。
说到这里,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我们为什么要孩子出发。
你是哪类父母
事实上,根据要孩子“出发”原因的不同,我们看到有两类父母。
一类父母让孩子上兴趣班是出于“孩子没事干”和“跟风”,由于出发点就是个大问号,所以孩子在学习的时候通常没有目标,父母也没有办法给孩子足够的支持。
这样下去的结果一方面是孩子会厌倦,另一方面就是被剥夺机会,孩子在周末学习非学校东西的时间非常有限,兴趣班补习班占用几个小时,他就没有机会再学其他的东西了,也许其它东西才是他真正爱、真正擅长的。
当这些父母的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们会特别想要解决的办法,着急的情绪贯穿始终。
而另外一些父母,让孩子学习的原因要么是孩子喜欢,孩子感兴趣、有天赋;要么是根据科学的规律,孩子成长需要。
这类父母在解决类似问题的时候,会这样思考,首先,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去思考深层的意愿,再接着去找到自己不满孩子行为的原因。最后,去分辨自己的需要,孩子的需要以及孩子成长的需要。
他们做的所有的决定,应该都是基于孩子成长的需要,而成长的需要就是科学的成长规律,这是考虑所有问题的核心。其中,自己的需要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孩子的需要被重视,但不是下决定的唯一标准。
以满足孩子成长需要为出发点时,可能出现的最大的冲突是孩子的兴趣选择,在我的观念里面,如果是孩子成长需要的事情,就要去做。在解决这样的冲突时,父母可以采取的方式有两个:帮助孩子重新看待它,并且爱上它;如果孩子就是不爱,要告诉孩子,他需要它。
我经常对12岁以上的孩子说:“做那些不喜欢但重要的事,当你做得好了,也许你就会爱上它,因为你会爱上它带来的成就感。”
各位父母每天做的事情都是自己喜欢的么?其实并不是,能把兴趣变成职业的人是幸运的,但这样的人很少,更多的人都需要爱上正在做的事情。
所以,让父母选择坚持的理由,不应该是这个班很难报,不应该是我付出了多少,不应该是别人怎么样,而是,这是否符合孩子的成长需要。
父母们都需要更理智的看待兴趣班的选择,但特别遗憾的是很多父母的目标是不明确的。
如果出发的原因错了,可以说后面的都会错,一步错步步错,这并不是说我们有了明确的目标,孩子就不会遇到困难,而是至少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知道初心是什么,遇到坚持与否的问题时,就不会那么纠结了。
请关注中国全脑开发论坛
中国右脑开发网
www.yinlingyounao.com
引领网校
www.yinlingwangxiao.com
加盟咨询电话:400-0371-282
17335760034 张老师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https://www.chinaquannao.com/bbs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引领右脑专区
引领新闻
内部通知
引领网校
引领教学专区
全国分校
刘军民专栏
讲师园地
右脑开发专区
婴幼儿全脑开发
青少部全脑开发
记忆力训练
专注力训练
快速阅读训练
思维导图训练
儿童早教专区
婴幼育儿问答
儿童早期教育
儿童素质培养
引领资料下载
右脑开发资料
早教资料下载
其它资料下载
右脑开发机构
引领右脑
七田阳光
心智通
丰德启慧
童蕴学堂
更多机构
新手试炼区
新手报到
玩具教具
行业广告区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