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200阅读
  • 0回复

管的越多,孩子越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张燕燕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类孩子,他们做功课、考试,只求能应付老师和家长,面对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不反抗、无所谓,更无改变的意愿和行动……


家长们困惑不解:“我投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管孩子,生活、学习、兴趣、特长样样操心,为什么孩子总是一副无所用心、懒懒散散的样子?”
过度干预,会削弱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许多家长在孩子上小学甚至上中学之后,仍然认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
仍然像对待幼儿期的孩子一样“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从收拾书包、整理房间这些生活小事,到孩子的学习细节,比如何时开始预习复习、报什么课外班等,无不参与、无不干预,有时甚至直接替孩子作决定。


久而久之,孩子变得越来越依赖父母,变得不爱动脑,懒得思考,懒得操心,自主管理的能力自然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过度奖励



过度奖励,会破坏孩子的内在积极性。有些家长秉持“少批评多表扬”的教育理念,认为表扬和奖赏能够让孩子更自信、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殊不知,奖励用得不对,也会产生负面效果。


家长如果总是将奖励作为激发孩子做事的手段,孩子以后做任何事都会渴望得到奖励,就不会重视做事本身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也不会彻底地投入,进而对某种行为或学习逐渐失去内在的动力和积极性。





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会剥夺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机会


因为担心孩子饿着不惜追着孩子喂饭;因为孩子哭闹就给孩子买不需要的玩具;因为怕孩子烫着、怕孩子摔碎碗碟就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家长一心爱子心切、护子心切,殊不知,在这样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保护中,孩子渐渐失去了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负责的机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