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136阅读
  • 0回复

1~3岁孩子的“叛逆”信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燕子老师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1~3岁孩子的“叛逆”信号
    1、成长信号:说“不”
    出现时间:1.5岁左右起
    发展需求:“我长大了,需要更多尊重”
    爸爸妈妈也许会发现,宝宝最近最喜欢说的就是“不”。这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宝宝有独立意识,表现出来的就是想和你分开,并反抗你,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对于你给他的命令及各种限制在语言上和行为上表示不接受。这是因为孩子最初的自我意识已经形成,从而进入了人生第一个逆反期。这是由于心智的发展超过了身体的发展,身心不平衡所引发的。


    第一,请妈妈高兴,因为你的孩子心理发展正常,一个心理健康的宝宝开始有了一个自我的概念。
    第二,给孩子尊重,听一听他想说什么,想做什么,如果无伤大雅,顺从他就好了。比如,小区里有两条路可以回家,你想走一条更近的,孩子非要走另一条。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听从他。
    第三,学会给孩子做选择题,不要总是问“好不好”“行不行”“吃不吃饭”“喝不喝水”,你如此问他大都会回答“不要”“不行”“不吃。”不如说“你吃米饭还是面条,喝水还是喝果汁”,给出的选项都经过你筛选,同时又给孩子留出了做决定、去感受自我力量的空间,孩子很容易会顺着你的引导做选择。

    2、成长信号:万事“求同”
    出现时间:1.5岁左右起
    发展需求:“我在通过重复认识这个世界,别说我古怪”
    这个时候给孩子讲故事不再像过去那样由妈妈定,而是变成了孩子点播。爸爸妈妈会发现,孩子总是喜欢不厌其烦地反复听同一个故事。这还不算,如果故事讲的和原来不一样,可能还会遭到孩子的批评:“不对,上次你说的小熊布迪,不是乌迪。”“小熊是去找小老虎玩,不是去找小狐狸。”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突出的特点是“求同性”,他们的认知正好处于忆旧恋熟的阶段,喜欢每天的事情都一样,愿意每天听同样的故事。这种现象要等宝宝接近3岁时才会消失。
   不要因孩子的“执着行为”而给他贴上“古怪”的标签。可利用孩子这个认知特点,借机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秩序感。如顺势引导孩子玩玩具后收拾整理好自己的玩具,固定好睡前的先后程序:洗漱——上床——讲故事——亲亲——说晚安——睡着。

请关注中国全脑开发论坛
中国右脑开发网开发网www.yinlingyounao.com
引领网校领网校www.yinlingwangxiao.com
加盟咨询电话:400-0371-282
15617885156(常老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