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语言敏感期为什么那么重要?人都会潜意识的有趋利避害的习惯,所以明白语言敏感期给孩子带来的好处才会让我们真正驻足在这里。早期教育专家Maryanne Wolf的调查和理论研究发现孩子今后在学校的表现,并不取决于早期的阅读能力,而取决于其词汇量的多少和丰富性。Maryanne Wolf的理论在这方面得到了两位早期教育专家Betty Hart和Todd Risley的研究的支持。他们调查了再3个不同阶层中孩子词汇量的发展,结果发现:孩子运用的词汇,有86%-98%是来自家长和他们讲话时所用的词汇。
在4年的时间内,专业人士阶层的孩子会听到450万个词;劳动阶层的孩子会听到260万个词;靠政府福利救济生活的家庭的孩子,则仅听到130万个词。假设这些孩子的智力基因基本一样,他们的语言经验则完全不同。
专业阶层和靠领救济生活阶层的孩子,在4年内从家长那里所听到的词汇竟然相差320万!这种不同,也决定性地影响他们在学校的学业表现。既然语言敏感期的词汇量能够影响孩子之后的学业表现,那么我们就需要先了解下不同阶段孩子的语言发育特点。
一、0-2个月
发展特点
1、易敏感。在意身边的各种声音,会长时间注视着说话的人。
2、爱交流。出生半个月左右,就向往和妈妈对话,开始会发出哼哼声,还会使用不同的哭声来告诉妈妈不同的需求。
3、辨别与回应。到了2月大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分辨出妈妈的声音,并发出声音进行回应。
培养方法
1、多交流。和宝宝说话时表情可以略带夸张,鼓励他发声。
2、多体会。宝宝的语言或许很难懂,但母子连心,静下心来慢慢体会,记住任何一种声音都要给予回应。
3、目光交流。在这一时期语言交流还比较困难,坚持目光交流,经常面对宝宝,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爱。
二、2-6个月
发展特点
1、元音和辅音。你会发现宝宝在会笑之后,会不时发出a、o、e的声音。不开心时,会发现出n、m、p的声音,开心时还会夹杂着k的声音,还会依依呀呀地和妈妈“谈心”了。
2、愈发敏感。有人喊他的名字时,会立即转过头来找。看到熟悉的家人,书籍,玩具会发出欢快的声音。
3、多元化的声音。四个月大时,孩子会开心地尖叫甚至发出吐泡泡的声音。六个月大时,会朦朦胧胧地发出ma,da的声音。
培养方法
1、锻炼舌头。可引导幼儿经常吮吸或舔乳头。
2、听音乐。播放很有节奏的儿童音乐,也可经常朗诵儿歌。
3、笑脸迎宝。经常在宝宝面前笑,通过滑稽的表演让他试着模仿。
三、7-12个月
发展特点
1、发音清晰。可以很清晰地发出ba,ma,da的声音,8个月时就可以蹦出连着的baba和mama了。
2、爱模仿。10个月时,开始模仿旁人的说话声音而且越来越像。到了1岁左右,还会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3、会理解。理解能力越来越强,赞同会点头,反对会摇头,并理解大人的指示,如挥手拜拜,拍手等。
培养方法
1、做个优秀的老师。宝宝会模仿你的声音来学说话,因此同他说话时要放慢速度,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出来,最好结合些动作来表达。
2、一同依依呀呀。使用宝宝的语言,他会看到你开心的样子更加努力地说。
3、跟着他说。这个阶段的宝宝会蹦字,不妨随着他一起说,并给他以拥抱鼓励,让他不停地练习说话。
4、理解。即使宝宝会说某个字或词也未必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家长要通过动作或者实物让他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