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53阅读
  • 0回复

我们应该是孩子最好的理财老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缔造辉煌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0

  《财富》杂志有这样一个观点:孩子最大的榜样,不是名人,而是自己的父母。在理财方面,父母也要悉心引导孩子。理财对财富一点一滴的积累会对孩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阶梯式的财富积累进程可让孩子先天了解财富的由来和正确的获取方式,从而消除孩子对财富的变相理解和非法追求。




  如果有个男孩,他:
  •5岁就开始卖口香糖,并拒绝一位女顾客只买一片不买一包的要求;
  •后来因为汽水利润高而改卖汽水;
  •10岁卖二手高尔夫球,被警察发现向父母举报;
  •12岁开始送报纸;
  •14岁时拥有1,000美元储蓄额。

  如果他是你儿子,你会感觉如何?很多人会不太舒服,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似乎更应该好好读书,不应该把时间花在这些事情上。但仔细想想,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找份好工作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这个男孩就是沃伦•巴菲特。要想孩子与众不同,必须给他与众不同的教育和体验,金钱财富的积累,会让孩子不单单只看准书本,对财富的管理,会开阔孩子的视野,实现把握自己的未来。

  


  你孩子最好的老师是你,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想要孩子过得好,一定要自己投入很多时间和心力。
      
  洛克菲勒曾是美国最大的企业家,创建过标准石油公司,垄断过美国的石油生意。和20世纪初的其他望族不同,洛克菲勒家族经过几代人以后,仍然是美国很有社会地位的家族。因为洛克菲勒用心地为整个家族留下人生最宝贵的经验。他常常给孩子写信,详细地为儿子讲解自己的人生经验:从如何从底层干起,到如何成为出色的领导者;从如何将信誉与资本结盟,到克服商业冲动;从直面金钱,到善待此生;甚至详细到如何准备精彩的演讲或是选择人生伴侣。

  老洛克菲勒无比耐心地对孩子谆谆教导,几乎每封信的最后都不忘表达对儿子的爱和鼓励。类似的文字,在摩根家书、曾国藩家书中都似曾相识。成功的家长总是在向子女授予经验方面勤勉尽力,认真负责。一个杰出的继承人决不是多陪他吃几顿饭就能培养出来的。

  JP•摩根的父亲更是为孩子的成长不遗余力。他的父亲JS•摩根对儿子的要求很严。虽然家境殷实,但为给孩子养成简朴习惯,从小就不给他太多零用钱。JP•摩根被父亲安排到当时远比美国先进的英国,度过青年时期。当时德国是大学教育的最领先的地方,父亲就安排儿子就读于俾斯麦首相曾就读的哥廷根大学。

  JP•摩根回到美国后,父亲没有让他到自己的公司就职,而是给他安排好实习的地方,让他从底层干起。JP•摩根的第一桶金是通过贩卖一船滞销咖啡豆获得的,当时多数人不看好这笔交易,而正是获得了父亲的默许和赞助,JP•摩根才体验到冒险的收获。

  JP•摩根24岁时因丧妻而陷入极大悲痛,父亲为使儿子重新振作,以儿子命名创建了一家商行。从南北战争时期的黄金投机,到承销法国债券,父亲不但带JP•摩根投身商场,教会他如何用“辛迪加”做大生意,更教会他如何在生意中使用政治的力量。10年后,JP•摩根的名声已经在华尔街响起。

  另一位大投资家索罗斯出生在匈牙利,从小也得到父亲的很多关注。父亲是一位精明的律师,常与儿子交流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1944年当德国纳粹疯狂迫害匈牙利犹太人,要求犹太人集合听候调遣时,父亲仔细思量,判断出德军对犹太人即将进行驱逐屠杀,于是用贿赂手段提前为家人买通假身份,使全家躲过灭门之灾。在躲避纳粹迫害消磨时间时,家人打牌会以糖果为赌注,父亲总是将赢来的糖果保存起来,而不是像儿子一样吃掉。这让索罗斯从小就明白两点:一是可以冒险,二是冒险时不要孤注一掷。

  父亲对风险的独立思考,不迷信常规和超群的生存能力对儿子影响极大。索罗斯从不隐瞒对父亲的崇拜,直到现在还坦言:“我受父亲的影响很大……我父亲根据自己的经历推算出:有时候正常的规则无法应用,如果依然遵循正常规则,就无法生存”。从1992年成功狙击英镑,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之战,索罗斯总能洞察先机,不按常理出牌,父亲的传授无疑使他终生受用。

  多数成功者背后有伟大的父母。金钱、房子、股份都可以通过移交传给下一代,唯独人生经历无法传递。父母需要身体力行,对孩子从小悉心影响,因为孩子最大的榜样,不是名人,而是自己的父母。

  所以,父母对财富的管理是直接影响到下一代,虽然我们大多数父母不能像上述那些父母般教导孩子,但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从最方便、最快捷的理财方式做起,通过理财手段对孩子灌输正确的金钱理念。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