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937阅读
  • 0回复

父母和我们的想法不一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缔造辉煌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7-20


爸妈,咱们的想法不一样”




图注:大人眼里的“6”在孩子看来可能是“9”

当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如果有下面10种处理方式,你认为哪种最有效?哪种最无效?孩子会跟你的想法一样吗?让我们来做做这个题。
试:当孩子在课堂上犯了错误,怎么处理?

说明:
(1)按照从最有效的1到最无效的10排序;
(2)你跟孩子分别排,才能对比看不同;
(3)点击上面的题目,即可答题!

本测试源自英国1998年做的一个实验,当时参加实验的是50名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和他们的69名家长。
现在公布英国的测试结果啦!(推荐先做测试再看结果)表一:家长的排序(对照学生)

表二:学生的排序(对照家长)

……………………………………………………
实验结果解读
1. 家长和孩子的排序相差大
他们的想法不一样。
2. 家长看重面子和自己的“威力”,学生更看重玩的权利
家长方排第一的是“通知家长”,这意味着孩子会很没有面子,而且可能会被家长狠狠收拾一顿,或者遭遇其他管教方式。
孩子方排第一的是“不让学生参加学校郊游”——有错就改,为什么不让我玩?对于孩子,玩是头等大事。
3.家长倾向于权威人物单独相处的批评教育,学生更愿意当面对质
家长方选的前三项分别是:通知家长、送到校长办公室、老师课后向学生解释错在哪里。
这三项在学生方的位置分别是:2、5、6,比它们更重要的是排名第三的“老师在课堂上解释错在哪里”,和第四“老师的课堂上批评学生”。
对比之后,有没有发现,家长的倾向仍然是“关小黑屋”,关上门好好教育一顿;孩子更愿意坦坦荡荡地当面说清楚,甚至在课堂上批评也胜于送校长办公室,更别说去另一个教室写作业,或者老师课后批评、留堂、调整座位。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认为自己玩的权利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个受到威胁,必须重视;相反,去见总是很友善的校长没什么可怕的,这和去其他教室写作业一样,都有机会见识“新鲜事物”,包括见到老师们在课堂外的日常交流,完全不是课堂上一丝不苟的样子,不是很有趣吗!
…………………………………………………………………
根据研究人员的后期调查,美国教育工作者在对比了两组实验结果后,认为这个结果也反映了美国孩子和家长的状况。
看看您刚刚跟孩子的排序?吻合这些特征吗?鉴于国情不同,可能有的选项出入比较大,比如“送到校长办公室”,对英美孩子来讲可能是去听听一位慈祥长者的唠叨,因为他们的校长都要接受“领导力”训练,倾向于和风细雨的沟通方式;但对于中国孩子来讲,大家都懂,去校长办公室的结果一般都会比较严重

但总体来说,您和孩子的排序一定不会是相同的——一旦脱离婴幼儿阶段,孩子的想法就开始跟父母不同了。所以,如果您感到现在跟孩子沟通存在困难,或者希望提高交流效率和减少冲突,那么前提是一定要真正了解孩子、懂孩子。
我们不时会从新闻中看到一些家庭惨剧,比如因为父母不让玩手机、不让看电视,孩子就跳楼,一些人由此认为“现在的孩子惹不起”“气性太大”“太脆弱”,其实,沟通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原因一般都是双向的。对于已经有自己独立思想的孩子,父母如果总是采取说教控制,甚至打击压制,爆发亲子冲突几乎是必然结果。
特别是从青春期开始,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内心充满了困惑和冲突,加上学习压力越来越重。严重者,就可能产生前面新闻或者类似莉迪亚的悲剧。(点击这里,查看莉迪亚的故事
在人生的关键时期——青春期,家长如何帮助孩子?
教育的路上,我们从未停止!
更多右脑开发知识,
请关注中国全脑开发论坛
中国右脑开发网www.yinlingyounao.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