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社区服务
银行
评价管理
道具中心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帮助
下拉
用户名
电子邮箱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右脑开发论坛
中国全脑开发网
引领右脑全脑托育
引领网校
引领右脑开发网
引领淘宝店
中国脑力王官网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搜索
热搜:
右脑开发
全脑教育
引领右脑
潜能开发
中国全脑开发论坛
>
讲师园地
>
叛逆期的真相:看懂的家长,孩子有救了!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新帖
4451
阅读
0
回复
叛逆期的真相:看懂的家长,孩子有救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常金燕
UID:5481
注册时间
2014-05-14
最后登录
2019-05-31
在线时间
19小时
发帖
405
搜Ta的帖子
精华
1
金币
443
烩面
437
热心值
0
银元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三星会员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叛逆期的真相:看懂的家长,孩子有救了!
抚养孩子长大成人是一场漫长的长跑,而途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障碍。在这重重障碍中,叛逆期也许是路上的一座高山了。
上网查一下关于叛逆期的定义,是这样的:
“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
‘
非凡
’
,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
http://www.yinlingyounao.com
几乎所有的父母对叛逆期都有很大的成见
网络上的定义太专业了一些。我喜欢用最贴近实际生活的语言来表达:通常我们说的叛逆期,就是孩子不听话、自作主张的时期。这样说,是不是就好理解了?这样的理解,是不是让你听起来感到更加深刻?
那每个孩子的叛逆期都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
不听话
”“
学习没精神
”“
做事不积极
”“
回到家里拼命地玩游戏
”“
讲道理不管用
”“
油盐不进
”……
在我们看来,还没长大的孩子,有时候会处处觉得自己很有理,处处和我们对着干,就是不服管,就是不听话,这就是叛逆期的表现。
从父母的角度出发,一个乖巧温顺的孩子当然更讨人喜欢,听话最重要,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多好。乍一看来,纠正孩子的叛逆似乎没有什么错误,毕竟孩子的确也是在某些方面与我们的期望有所差别,或者说在我们的教育观中存在不听话的表现。可是再好好想想看,孩子的叛逆从何而来?他的叛逆到底应不应该被称为是
“
叛逆
”
呢?
2
不轻信,认真了解叛逆期
在人的一生中,通常会出现三次叛逆期,其中第一次叛逆期在
2.5~3
岁之间,第二次叛逆期会在
7~9
岁之间,第三次叛逆期会在孩子
12~15
岁之间。
1
、第一个叛逆期:可怕的两岁左右
孩子
2.5~3
岁的时候,就会从之前的
“
小乖乖
”
变成一个令人感到无奈的
“
小恶魔
”
。凡事总喜欢以
“
不
”
字打头,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你说的指令前面加个
“
不
”
字来回应。他已经基本会自己吃饭、自己走路跑步了,这个时候他的视野开始开阔。
此时,他的脑袋正在快速构建自己的世界,于是他的意识会认为一切都是他的。所以他需要什么的时候,会直接去拿,而不管这是不是他的。如果这个东西是需要买的,或者是别人的东西,爸妈就会去制止他。而制止他的后果,就是孩子的哭闹。
2
、第二个叛逆期:
7-9
岁的小大人儿
孩子在
7-9
岁的时候会迎来第二次叛逆期,通常和他上小学的时期是比较吻合的。由于幼儿生活和小学生活的反差实在太大,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表现。
于是,父母开始用
“
讲道理
”“
催促
”
的方式要求孩子以学习为重。而孩子这个时候仍然希望按照之前的方式生活,还是非常的需要大人,还是会在父母面前毫不害羞地撒娇,希望父母来为自己解答令自己困惑的事情。于是,爸妈和孩子就会产生一些冲突。
3
、第三个叛逆期:
12-15
岁美好的青春期
孩子在
12-15
岁之间,还会出现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叛逆期,这通常是伴随着孩子的青春期而来的。孩子此时的视野和见识变得更加宽阔了,他会发现他学到的内容和看到的社会是不相符的。此时,他开始尝试按照社会的方式去理解学校的学习。这在
“
大人
”
的眼中是比较
“
反动的
”
,于是大人开始了
“
镇压
”
。最终,基本上会以小孩的无奈接受而告终。
以上基本上就是我们通常对于孩子叛逆期的认识。然而,所谓的
“
叛逆
”
,真相是什么呢?
http://www.yinlingyounao.com
3
“
叛逆
”
是高高在上的成人对孩子轻视的一种定义
叛逆的本质,要从
“
叛逆期
”
这个名词的来历说起。其实,
“
叛逆期
”
首先源自孩子一系列的表现,给爸妈带来的困惑,从而引发了焦虑、失望和无奈的情绪,最后爸妈们对此下了一个定义:
“
叛逆期
”
。也就是说
“
叛逆期
”
是以爸妈为中心下的定义,而不是孩子。
当我们定义
“
叛逆期
”
的时候,我们都潜意识地下了另一个判断:
“
孩子的这些表现是不合理的
”
。
这样下定的义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叛逆期是一个时期,它有开始也有结束。这其中带着爸妈对现状的无奈,以及这个现状会好转的期待。另一个好处,叛逆是孩子的问题,而不是爸妈的问题。于是爸妈可以仍然按从前的方式对待孩子,等待孩子
“
改邪归正
”
。这个定义,真的是
“
恰到好处
”
。
然而,如果你细心一些就会发现,叛逆期的症状,难道只有这些时段才存在的吗?
对于这个问题,你是不是清醒了一些?实际上,这些症状一直存在,只不过当问题发展到爸妈无可奈何的时候,我们就认为他的
“
叛逆期
”
到了。也就是说,从根本上,叛逆期并没有特定的表现。有的只是这些现象的极端恶化。
说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叛逆期的定义实际上是家长的
“
精神胜利法
”
?既然没有办法解决,就给它下一个定义,来证明自己是没有过错的,这个结果是合理的,本来就是这样的。
4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被父母
“
镇压
”
的后果
了解了
“
叛逆
”
是什么,我们再来看一看大部分爸妈对于叛逆期的处理方法都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第一次叛逆期来到的时候,爸爸妈妈从精力上、能力上、意志上,可以说完全有能力解决。
通常来说,我们都不会太在意。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我们要么拒绝他同时哄着他,实在看不下去就教训他,要么就满足他。然后,孩子会根据我们的处理做出相应的反应。不管是否满足他,爸妈们的这两种做法,会为孩子带来第一个根深蒂固的结论:
“
我的人生是由别人决定的
”
。
第二次叛逆期,爸爸妈妈通常会比较困惑。
他孩子此时的不良表现和无理要求出现时,爸妈通常的处理的方式是讲道理来驳回孩子的要求。此时,孩子的心灵开始种下一
“
我的全部愿望必须合理。
”
第三次叛逆期来到的时候,孩子已经处在青春期了。
这个时期爸妈普遍会比较迷茫。因为孩子基本上不会再主动提出自己的要求,而是直接去行动。爸妈通常只有事后才有机会去处理,可是为时已晚。
即使我们事先告诫孩子,孩子也会说
“
我知道了
”“
我知道要这样做
”
。然后,他依然我行我素,于是大人开始抱怨孩子不讲道理,不守承诺。最终孩子的叛逆会引起爸妈空前团结,最后被爸妈军团强行镇压。孩子在这次叛逆期就会收获到,
“
在现实面前,我太渺小了
”
。
按照以上的这些方式去处理,孩子经过三次叛逆期以后,就学会了这些道理
——
我的人生不由自己决定!
我的要求必须合理才行!
在现实面前我如此渺小!
当孩子认为人生不由自己决定的时候,他就开始抱怨自己的环境不好,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自己受到了委屈;
当孩子认为所有的行为必须合理才行,他在机遇面前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需不需要,而是看困难有多大。当他看到困难的时候,总是会收获叹息;
当孩子认定自己是那么渺小的时候,他就会变得没有自信。他遇事更愿意听从别人的安排,而不是自己主动去承担责任。是不是这样?
这些,就是我们把孩子的这几个时期称作
“
叛逆期
”
,并且按照叛逆期的方式去对待孩子的表现,可能会产生的结果。你满意吗?
我相信,你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充满自信,朝气蓬勃,遇事负责有担当。可是,你仍然不自觉地会用之前的方式对待孩子,那是什么原因呢?
这样做,实际上有两个原因:
其一,你之前也曾经这样被对待,于是你继承了自己的父母对待你的经验,用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其二,这样做代价最小,因为你没有付出过直接的代价。
这样做代价最小的原因,是你没有看到真正的代价,就是孩子未来的一生。当然,这也是孩子一生的必修课。这也是他需要面对的,可是你仍然有机会让他获得更好的成长。不是这样吗?
在这样的结果面前,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你会用全新的方式对待孩子吗?
所有的叛逆期的表现,根源在于家长先入为主,为孩子所有的行动做主,变成了孩子人生的守门员。而这些导致孩子生活中缺乏创造,于是爸妈和孩子方面就生活的主动权展开了激烈的对话。
而要解决叛逆期困惑,我们首先需要重新定义叛逆期。
5
叛逆期
=
探索期
为什么要叛逆
?
因为孩子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认同,渴望通过叛逆的行为来向世界昭示自己已经长大了,再也不是父母眼里的小孩子了,再也不是可以随便操纵的
“
棋子
”
了。
孩子从来都是独立的个体,只不过他需要我们的抚养和监护。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他有能力去创造自己的生活。所以,他有权利提出自己的要求,也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决定。只不过,在他拥有的资源不完状况的时候,作为爸爸妈妈你有权利满足或者拒绝他。然而,不管满足或者拒绝,我们都需要让他意识到一点,这是他自己的生活,他需要为此付出努力。
所以,用我们全新的态度重新定义叛逆期的时候,我们可以称它为
“
探索期
”
。
在三个探索期内,孩子分别会探索:
我的世界有什么?
我可以得到什么?
我可以怎么做?
当我们用全新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在这些阶段成长的时候,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孩子逐渐变得自信、阳光、有担当。
虽然他们不是成熟的,但要作为成熟的人去对待。而作为家长,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成年人状态,尊重孩子的独立。我们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鼓励他有更美好的愿望。我们为孩子创造宽松、积极的成长环境,让他为自己的愿望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同时,哪怕我们不同意,我们也激励孩子坚持自己的选择。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两个即将成年的孩子,分别向他们的父母提出要搬到外面去住的要求。一个孩子的父亲说:咋啦?家里容不下你啦,好好给我呆着。
另一个孩子的父亲却说:
“
好啊
!
需要我帮什么忙吗
?”
谁知,结果却恰恰相反,反对孩子搬出去的父亲不但没能阻止孩子从家庭中走出,还和孩子发生了深深的矛盾。支持孩子搬出去的父亲反而使孩子留了下来。
出现这样出人意料的结果,原因就在于第一个孩子听到父亲那么武断地阻止他,觉得在家里也是没有意思的,不如早些搬出去。另一个孩子则完全不同,当他提出搬出去住的时候,父亲不但没有阻止,反而问他需要什么,这让他感到了亲情的温暖,觉得其实在家里也很好,于是决定不搬出去住了。
可见,孩子有了独立的想法,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其实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如果他凡事都依靠父母那才是令人担忧的事情呢!
也有许多父母担心,这样的教育会不会就是放纵,任其为所欲为了呢
?
其实,我们一点都不必担心我们的孩子不受制约,正如前面例子中所显示的,真正的制约并不完全需要强权或是威严。
由于孩子正在挣扎着长大,最需要他人对自己的角色认同,正是自我观念的成形,思想的启发阶段,所以最容易受影响。
所以,面对孩子的叛逆,最重要的就是认清事实的真象
;
并不是谁叛逆了谁,顶多只有一个倔强的孩子悄悄
“
离开
”
我们而已。我们当然觉得痛苦,但愤怒则大可不必。
如果,他走向正确的方向,我们就该以生命传递者的心情乐观其成;若他误入堕落的深渊,我们就该立即赶过去,陪他一块爬起来。
各位爸妈们,你们愿意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吗?
http://www.yinlingyounao.com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https://www.chinaquannao.com/bbs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引领右脑专区
引领新闻
内部通知
引领网校
引领教学专区
全国分校
刘军民专栏
讲师园地
右脑开发专区
婴幼儿全脑开发
青少部全脑开发
记忆力训练
专注力训练
快速阅读训练
思维导图训练
儿童早教专区
婴幼育儿问答
儿童早期教育
儿童素质培养
引领资料下载
右脑开发资料
早教资料下载
其它资料下载
右脑开发机构
引领右脑
七田阳光
心智通
丰德启慧
童蕴学堂
更多机构
新手试炼区
新手报到
玩具教具
行业广告区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