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439阅读
  • 0回复

教师的表情效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王微微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7-02
表情是人类心灵的映像, 一个人内在情绪的外在表现,是反映一个人心理状态
     和内心世界的一个“窗口”。作为担当着幼儿启蒙教育神圣使命的幼儿教师,其喜怒哀乐的表情变化,将会对幼儿情绪、情感乃至心理的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人的面部表情是最丰富的一个人的情绪变化和对事物的好恶态度,最容易从面部表情上显现出来。幼儿教师每天都处在幼儿群体之中,她 (他)的一个眼 神、一个微笑,或一竖眉、一撇嘴,都有可能诱发幼儿的正负情绪,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 女,任性,娇气,对他们的教育最好要凶一点儿, 只有凶一点,他们才会怕你,听你的话。持这种错误观念的教师,整天习惯于在孩子面前板着一副冷面孔;特别是个别教师出现家庭纠纷,带情绪上班,对孩子厉颜厉色。这样的做法,引发了孩子苦恼、恐惧、愤怒等负性情绪,这对幼儿身心的发展极为不利,甚至造成幼儿拒食、偏食,严重时会出现神经性厌食;长期的紧张、忧虑,还会导致幼儿体内各种激素代谢的不平衡,使幼儿抵抗力下降,产生一些心因性疾病。
     从幼教立场上说,幼儿教师就是幼儿的大朋友,大朋友在幼儿心目中的形象如何,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大朋友既要做严师,又要做慈母,热情、亲切的大朋友形象,可以打消幼儿来自各方面的顾虑,可以缩短老师与他们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孩子们有什么困难,或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会请“大朋友”给予帮助,从而形成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也应自觉树立幽默而又严肃的形象,使幼儿和老师在一起,感到欢乐、愉快、平等,不存在什么隶属关系,也不感到疏远、陌生、惧怕。只有爱孩子,才能保证 孩子身心健康,是孩子保持乐观、活泼的天性,知道关心他人,易适应新环境,勇于克服困难,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从以上的表述中可以看到,面部表情是诉诸幼儿的最直观的视觉现象,也可以说是孩子心目中丰富多彩的对象世界。然而表情并非是孤立存在的 它必须与语言有机配合,才能真正沟通教师与幼儿之间密切的认知关系。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努力和取得的点滴进步,老师要适时、适度地给于肯定和赞许。期待的目光,温存的微笑,亲切的抚摸,对孩子都是莫大的鼓舞。在孩子做错了事:或完不成任务时,教师切不可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把孩子叫到跟前,板起面孔,把“恶心人”“笨蛋”“没本事”等恶言恶语作为批评幼儿的语言。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孩子一次次增加挫败感,最终失去信心。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把不适宜教育孩子的语言归纳为十种,称为“语言十忌”:(1)忌恶言。不要说“傻瓜”、“说谎”“你这没用的家伙”。(2)忌侮辱。不要说“你简直是个废物”(3)忌责备。不要说“你又做错事,真实坏透了”。(4)忌压抑。不要说“住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5)忌强迫。不要说“我说不行,就是不行。”(6)忌威胁。不要说“我在也不管你了,随你便吧。”(7)忌哀求。不要说“我求求你别这样做好吗?”(8忌抱怨。不要说“你做这种事,真让人伤心啊”(9)忌贿赂。不要说“你要能考100分,我就给你买小汽车、手表”(10)忌讽刺。不要说“你可真行啊,竟做出这种事情来。”
   因为喜爱孩子,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教师亲切和蔼的教育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绪和情感的金钥匙。因此,教师应该用自己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去陶冶孩子的情操;用自己亲切的语言,去启迪孩子们的智慧;用自己真挚的爱去哺育孩子们的心灵。为了使孩子们更快乐,家长更放心,使幼儿教育的园丁们的服务取得更大的成效。让我们的表情更丰富多彩,语言更 亲切活泼,犹如娟娟细流,滋润着每个幼儿稚嫩的心田,引领他们健康茁壮成长,托起明天金色的太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