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引领右脑教你怎样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

中国全脑开发论坛 -> 青少部全脑开发 -> 引领右脑教你怎样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朱彬 2020-01-04 13:52

引领右脑教你怎样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这几天,朋友圈疯传一张图,身为老母亲的我,看得心里拔凉拔凉的。
北京市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其中“对待父母的态度”一项中:
56.28%,也就是超过半数的孩子都投给了最强烈的选项: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
也就是说,辛辛苦苦养娃十多年,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只有5%的父母能真正成功闯关,和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关系。(实际好不好孩子说了才算)
有个朋友说:“以为孩子到青春期就是半个大人了,结果却是行走的炸弹,分分钟搞出个惊天动地,全家人都得看他脸色,小心伺候着,怎么就突然变成这样了?!小时候那个省心的娃去哪儿了啊!”
在脑科学领域颇有建树的Sarah Jayne Blakemore教授,是剑桥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教授,也是伦敦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名誉教授,发表过120多篇论文,获奖无数。尤其是在青少年大脑研究中,Blakemore教授绝对是翘楚级人物。
这次会议上,她的演讲主题就是青春期的大脑发育。
世卫组织对青春期的年龄定义为10-20岁。听了教授的演讲,挑一些重点的也跟各位爸爸妈妈说说:提前有预期,等到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家也能更加从容面对。
01.
青春期孩子的大脑
分分钟在打仗
这是一张脑部发育图,分别代表了5岁、青春期前期(9-12岁)、青春期(13-19岁)、20岁人脑的发育情况。红色/黄色的区域代表尚未完全发育,而蓝色/紫色区域则代表完全发育成熟。
不难看出,从孩子出生一直到20多岁,大脑一直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而且各个部位发育的时间是有先有后的。正是这种发育上的不均衡,造成了青春期孩子常见的“情感”与“理智”间的矛盾。
首先,是前额叶与边缘系统发育得不平衡。
人类大脑的前额皮质,主要负责人的高级认知功能,包括做出决定、计划,抑制冲动,同时也和社交活动、理解他人和自我认知有关。它很重要,但发育却最晚,一直到25岁左右才会成熟。
可就前额叶还在懵懵懂懂时,大脑的边缘系统就日渐成熟了。大脑边缘系统由海马和杏仁核构成,用于管理记忆、情绪和感受奖励。这部分一般在15岁以前就发育成熟。
这意味着,青春期的孩子虽然和成年人一样能够感知情绪、情感,但却没有成年人那种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很难像成年人一样作出理性的决策。
所以,青少年确实爱冲动,但他们也真的是身不由己啊!
02.
关于自己的一切评论
孩子都很在乎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父亲大吐苦水,不知道该怎么和太过敏感的14岁女儿相处。一句无心的话或者无意的举动,都可能伤到女儿。不仅仅是父母,只要任何与自己相关的评论或行为都会引发青春期孩子的高度关注。这与内侧前额叶皮质有关。
内侧前额叶皮质被称为“自我”的神经基础,当你想到自己,或者某一个场景对自己有情感意义时,内侧前额叶区域就会变得活跃起来,尤其是在社交场合。
根据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在15岁左右,人类的内侧前额叶区域在社交场合的活跃度会达到峰值。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青少年会比成年人更焦虑,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极度强烈。而成年人,早就习惯了这种“自我感”,面对其他人的审视也会淡然很多。
事实上,内侧前额叶在社交场合的活跃,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还不止于此。
03.
被排斥的恐惧,在孩子眼里
远大于吸烟对健康的伤害
青少年(特别是青春期早期时)对社会排斥非常敏感,尤其是和同龄人在一起时。同龄人的观点、评价会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让他们宁愿冒着高风险,也要选择去迎合周围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事儿,青少年最爱干。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不对付,就是因为不了解。而这份不了解背后,和父母的心态息息相关。
在得知怀孕或者孩子刚刚出生时,不少爸妈都会拿起育儿书,试图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行为。
同理,面对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依旧需要保持这样的学习心态,提前准备,做好应对措施。当孩子真的有一天开始叛逆、开始顶嘴时,你能真正地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孩子,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人生阶段。


查看完整版本: [-- 引领右脑教你怎样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 [-- top --]



Time 0.093750 second(s),query:5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