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610阅读
  • 0回复

爸爸妈妈溺爱孩子的十种行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高参
 

“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被水所淹没了就叫做“溺毙”。如果爸爸妈妈的爱太多了,那也会“淹没”孩子的,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对孩子有负面影响的爱。接下来就跟大家说10种溺爱孩子的行为。


特殊待遇
家人给予孩子最高待遇,给予特殊照顾,比如给孩子吃“独食”,有好的东西就让他一个人吃;如果孩子过生日了就一定要给他得买大蛋糕。类似这种事情太多的话,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特别的,总是高人一等,这样下去就会使孩子变得自私不关心别人。
过分注意
过年过节,有亲戚朋友来也以孩子为中心,围着孩子坐一圈,然后让孩子表演节目,不停地夸奖孩子。这样,孩子就觉得自己是视线的中心,所有的人都要围着他转,如果别人忽视他了,就会发脾气,还会出现严重的“人来疯”现象,让爸爸妈妈不能好好和客人交流。
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平时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给孩子很多的零花钱。这种孩子肯定会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不懂得吃苦耐劳。
生活懒散
随便孩子睡到什么时候,孩子一直玩也不喊他,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晚上看电视到很晚等。如果一直这样的话,孩子长大后就会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事情没有计划。
祈求央告
求着孩子吃饭,孩子不吃饭会拿很多东西诱惑孩子。孩子慢慢地就会变得很别扭,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以后会变得缺乏责任心,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告。在以后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没有了威信。
包办代替
对于要不要孩子做家务,大家有的不同的看法,有的说:“孩子这么娇贵,怎么舍得让他劳动?”也有的说:“孩子现在还小,做家务也做不好,不如不做。”
因此,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要妈妈帮自己穿衣服,这样就算长大以后,孩子也不知道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孩子以后会变得非常懒散,不会主动帮助他人。
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都不怕。不小心摔跤了的话,站起来拍拍屁股继续玩。可是为什么孩子慢慢地变得爱哭了? 这都是爸爸妈妈太爱孩子造成的,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就不允许孩子再玩了,一直哄孩子,最后就会导致孩子离不开爸爸妈妈。
剥夺独立
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不让孩子一个人出门,有小朋友来找她玩,只允许在家里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走到哪都带着孩子,含在嘴里怕融化。
总是这样保护着孩子,会让孩子以后变得越来越胆小,没有自信心,养成依赖心理,在家里面趾高气昂的,到外面就胆小如鼠。
害怕哭闹
孩子不开心的时候,吵闹的时候,爸爸妈妈只能哄着孩子。遇到孩子不顺心的时候就只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这样的父母是不合格的父母。但如果只会打骂孩子的话,对孩子也会有不利的影响,让孩子从小就变得很任性,不懂得顾及他人的感受。
当面袒护
爸爸对孩子很严格,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妈妈就会跳出来保护孩子。有的父母教孩子,爷爷奶奶也跳出来阻挡,这样一来,就白白损失了教育孩子的机会。孩子会慢慢变得没有是非观念,变得性格扭曲,家庭人员之间也会因为教育孩子的方式而产生分歧。
以上的实例只是比较普遍的,不一定每种情况都有,但是总会有几种,爸爸妈妈要学会用科学的爱来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教育在路上,我们从未停止!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引领右脑托育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