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9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要珍惜带孩子的头三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崔晶晶
 


实际上,孩子的每一个三年都很重要。

孩子的心理发展路径,可以分为四个台阶:情感抚养(0-3岁),性格培养(3-6岁),能力培养(6-12岁),青春期教育(12-18岁)。

前两个台阶是后两个教育的基础,结合问题,我们重点交流下前两个台阶。

第一个阶段(0-3岁),养育期,重点要发展情感。

情感是在孩子不能动的情况下,他的每一次呼喊时,如果你对他的照顾到位,他会记住你的气味、记住你的声音,然后记住你的相貌。4个月-6个月,孩子出现认人现象,依恋关系开始形成,这个依恋,就是孩子和你的情感最初的起点,也就是孩子一对一,对你的情感。如果这个情感满足,孩子就对外界建立了信任,在这个基础上,孩子才能扩展出亲情、友情和以后的爱情。

第二个阶段(3-6岁),教育期,性格培养是重点。

这个阶段是孩子后天行为方式建立的关键期。人所有的社会行为都有第一次,孩子想要一个东西,父母满足他的方式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当孩子以哭闹的方式要,父母给了满足,这孩子是一种性格养成方式;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会说话以后,父母能够清楚的告诉孩子,为什么能够满足和为什么不能够满足。所以,3岁上下说不行,以及这阶段一系列的性格养成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研究未成年犯罪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十五六岁的孩子,父母已经拿他没有办法,为什么?因为父母没有在他六岁之前说不行。六岁之前说不行,孩子可以打滚,十二岁左右再说不行,孩子可以离家出走等方式反抗,父母就不好管了。因此,性格培养越早越好,在他6岁之前,在他反抗能力非常少的情况下,给他建立行为模式,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观念也在此期间形成。

什么是观念?一件事上,你的反应得当,孩子就会形成关于此事行还是不行的判断。一个错误行为,如果当时你没有及时的制止他,一旦孩子的错误行为重复3次,孩子就会形成行为定势和思维定势,所以3岁之前的养育很重要。也就是说,我们随势而就的指正是非常重要的。

这两个阶段也涉及到一个陪伴,孩子在早年,父母的陪伴极为重要。

到六岁开始,孩子上学了,如果家庭把前两个问题做好,而且你对他有影响力,后面你对他的教育就容易多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